今年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对如今的毕业生来说,城市吸引力除职业前景、薪资水平外,能否买得起房已成为不得不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除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外,新一线城市有15个,分别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苏州位列前五,成为很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城市。毕业生就业的前15位城市中,一线城市占比39.06%,新一线城市占比56.36%。
数据显示,在毕业生就职前15位的城市中,大部分新一线城市超五成求职者是外地生源。重庆、北京、郑州三地高校的外地生源毕业生留下来工作的意愿最强,达到90%以上。其中重庆的“吸才”能力最强,毕业后有意向留在本地工作的外地生源占比最高。这与这些城市对人才的引进政策有相当大的关系。
自去年以来,对比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吸引政策,像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的人才引入门槛更高,主要是高职称、高学历创新创业高端人才。而新一线城市西安全面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落户限止,毕业3—5年内可申请公租房;南京、天津为不同级别人才提供3年租房补贴;青岛落户则“零门槛”,鼓励先落户后就业。这些政策在助推新一线城市对优质人才吸引力度提升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外地生源求职新一线城市的动力。
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新到一个城市工作,大多数人需要自行买房或者租房来解决住宿。随着各城市房价节节攀升,买房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短期内不可攀越的难题。在苏州,受政策调控影响,房价被稳定控制在每平方米2万元上下,买一套100平方左右的住房,何年才能积到这笔费用?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对新一线城市买房还是抱乐观态度。有67.95%的毕业生未来有意愿在工作城市买房,多数毕业生普遍看好所在工作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希望在该城市安居立业。有49.05%的毕业生计划在30—34岁期间完成购房目标,另有35.61%的毕业生希望在25-29岁期间买房。租房,则是大部分毕业生无奈的选择。相关数据显示,近八成毕业生希望每月房租低于2000元,其中期望租金在1400—1600元/月的占比最高,达16.46%。也就是说,多数毕业生愿意花30%的工资用于租房。
当然,落户以及租购房并不是吸引毕业生择业的唯一因素。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毕业生选择求职城市的原因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快、发展空间大,而薪资水平高则排在第四位。据相关调研数据,2018年95后应届毕业生期望薪资的均值为6174元,其中9.5%的毕业生希望月薪超过10000元,而40%的毕业生对月薪的期望都超过8000元。然而,95后应届毕业生的实际薪资平均值为5429元,80%的毕业生实际薪资在8000元以下。新一线城市中,杭州、重庆、苏州之间的期望薪酬差距正在缩短。
(陈鹤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