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末开始,古董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突然有种不祥的感觉,“东西”难找了。至今又过去七八年,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中国古董市场的货源危机已经来临。
这突出表现在:较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市场上够年份够路份档次的古董再难觅身影。如瓷器,明及明以前各代名窑的瓷器自不必说,10年前尚可求到的“清三代”康雍乾高档瓷器也近绝迹。清中期至民国1949年以前的细路和大型瓷器均告奇缺。连国际市场不屑经营的“残瓷”,只要够档次,在国内也呈旺销。再如木器,历来难得的明代黄花梨、清代紫檀家具,上世纪80年代还时有所见,上世纪90年代前期虽稀缺,但收藏者尚可勉力染指,但今天却再无力结缘。10年前市场尚多的清代和民国硬木家具,如今难见上品。其他古董门类如字画、漆器、玉器、竹牙器等,情况大抵相同。从近一两年各艺术品拍卖公司春秋拍卖的形势看,虽数量未减少,质量却明显降低。
今天的古董价格也印证了危机的存在。近10年,古董身价扶摇直上,国内顶级拍卖公司拍出惊天高价的例子时有所见,贴近普通收藏者的一般古董品种价格也呈十几倍、几十倍上涨。市场较多见的清嘉道青花小“喜”字将军罐,为中档瓷器,10年前一对售价在千元左右,今已涨至万元至数万元;明末清初的青花莲仔罐,算是普通人能收藏的高档瓷器,10年前约在三五千元上下,今10万元已难企及。木器中苏州作红木“拉钱”八仙桌存世量不少,可作价格尺度,5年前一张上品桌约为7000元。而如今假货几乎覆盖了真货中所有年代的所有品种。全国闻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今天几乎成了假货世界。不惟此处,全国各大城市的古董店和各种规模的拍卖公司都难抵假货侵袭,以至于国际低端艺术品市场上中国货较日本、韩国货价格低得多。
在中国,特别是“文革”10年,古董大量损毁,使货源锐减。“文革”后很长一段时间,民间收藏意识淡漠,至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中国古董市场还只是少数人的世界。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北京大规模拆迁,“打草惊蛇”,赶出大量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古董,甚至不乏惊世绝品,而那时的价格之低,形同收售废品。一批先知先觉者大量收购,成批贩往境外,货源流失极为可观,这是让人心疼不已啊。
(苏藏 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