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苏州举行“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2018苏州血液学峰会”。江苏省卫计委主任谭颖(前排左七)、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前排左八)、苏州市副市长曹后灵(前排右四)、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前排右五)、苏州市卫计委主任谭伟良(前排左三)、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附一院院长侯建全(前排右三)、苏州大学附一院教授阮长耿(前排左六)等出席庆典仪式。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成立30年来取得累累硕果。自1988年开展首例移植以来,已高质量完成3000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连续两年荣获“圣安东尼——EBMT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奖项。截止2018年6月,已有超过300名患有难治性/复发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参加CAR-T治疗的临床试验。
六十年前,陈悦书教授开创苏州血液之先河。1963年,陈教授建立了苏州医学院血液病研究室,在白血病诊断、分型和联合化疗等方面为我国血液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1年留法回国的阮长耿教授在苏州医学院建立了国内首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1983年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并进而研制成功“苏州系列”单克隆抗体,将苏州血栓与止血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水平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1988年,成立江苏省血液研究所。2009年,以基础血液研究为主旨的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揭牌运行。
三十年来,研究所在阮长耿担任所长带领下,坚持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相结合,以血栓与止血、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学科主要发展方向,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苏州血液由陈悦书教授建立,他是我们国内血液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他的带领下,苏州血液在六七十年代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主要的血液病诊疗中心之一,为如今的学科建设构建了扎实的基础和高标准的起点。88年血液所成立之后,我们继承老一辈血液病学家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烛缸精神”,继往开来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科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如今我们苏州血液的两大特色,第一是结构完整,既包括直接诊疗患者的clinicalhematology,还包括为临床诊断服务的labora-tory hematology,以及致力于基础研究和转化的experimentalhematolgy;第二是方向明确,多年来在血栓与止血、恶性血液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三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血栓与止血领域,血研所主要开展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研制了苏州系列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已成为血小板疾病诊断的标准试剂,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牵头制定多部出血性疾病的诊疗共识,推动了中国血友病登记库建设,在国内率先创建了TTP诊疗体系、流式微球检测ITP抗体等检测方法,发现并在国内外报道多种罕见病及疑难病的的诊断,率先发现了血小板抗炎新功能并在Nature杂志发表,苏州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出凝血疾病诊疗中心。
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内出凝血疾病全部7部共识,我们的研究成果被写入《止血与血栓临床实践》的工具书,参编了《威廉姆斯血液病学》、《血小板》等国际经典教科书;苏州单抗成为国际标准试剂,研究成果被纳入9部国际诊疗指南。)
在恶性血液肿瘤诊疗领域,较早在国内推广染色体R显带技术,形成并全国推广MICM-M分型技术,建立基因芯片系统和二代基因测序平台。发现了数十种新的白血病相关染色体异常,克隆多个新白血病融合基因,建立6株新白血病细胞系,发现了数种新的髓系血液肿瘤类型。牵头制定国内首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疗共识和慢性髓性白血病诊疗监测规范,是国际MDS基金会认证的优秀MDS中心,是中国大陆地区获批的四家优秀中心之一。
以白血病、淋巴瘤为代表的恶性血液肿瘤,是儿童和青壮年人群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我们在血液肿瘤的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率先在国内开展了R 显带核型分析技术,并积极推广,为推动国内血液病细胞遗传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我们还在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研究、靶向治疗和精准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如陈子兴教授1991年在blood发表了急性早幼
图:江苏省卫计委主任谭颖(前排左七)、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前排左八)、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前排右五)、苏州市卫计委主任谭伟良(前排左三)
粒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连续三年全国引证第一。近年来,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Blood、Leukemia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并牵头编写了多个恶性血液肿瘤的诊疗指南和规范,获得了国内、国际的高度认可。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创建了单倍型供体与第三方脐血共移植的双重移植体系,建立了活化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移植后复发新疗法,完善了移植后并发症综合防治技术。自1988年开展首例移植以来,已高质量完成了3000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连续两年荣获“圣安东尼-EBMT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奖项。
苏州血液利用靶向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截止2018年6月,已有超过300名患有难治性/复发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参加CAR-T治疗的临床试验。
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仍是大多数血液肿瘤和部分骨髓衰竭疾病唯一的治愈手段。我们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环节的技术体系优化,建立了成熟、高效、有特色的移植模式,移植后长期生存率达到国际领先。高危难治患者仍是目前移植领域的一大难题,我们利用CAR-T细胞治疗桥接移植的方法,在引进国际前沿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目前我们的移植规模已达到全球前五,异基因移植的规模达到全球第三。
而今,苏州血液已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和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
三十年来,血研所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共计456项。发表SCI期刊论著562篇,中文期刊1845篇。获得国家、省部级、市厅级以上成果共计212项。
三十年来,血研所教书育人,桃李满园,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类人才、荣誉称号三十人次。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1人,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还有10余位专家、教授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等各专业学组中担任组长、副组长或学组委员。培养博士研究生198名、硕士研究生451名。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篇。三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三十年硕果累累、成就辉煌。展望未来,百姓的健康,人民的重托,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将继续为人类战胜血液疾病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刊记者 朱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