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政府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根据上级安排,讨论困难老党员老干部特殊困难补助,提名一位耄耋老人、军转干老党员,因经专家会诊,不宜手术治疔,回家“保守治疗”而其老伴退休金低,子女分居,收入微薄,决定给予适当补助。然而,他接到通知,却表示,“谢谢支部关心,但我不应吃补贴,我也无能去局办那边,所以决定坚决不申请补助,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事后,我很不以为然。我知道他年老体衰,天寒地冻,路途遥远,“无能去局办那边”办理?而放弃申请补助。我想为什么组织一纸通知下达,个人去“局里”办理,就不能派员上门了解,如果符合帮困条件,帮助办理一下呢?我批评这种简单粗放做法,“这不是组织送温暖,而是个人讨温暖,人情味哪儿去了”。孰料,一言既出,许多同志附和,“说的太好,是组织送温暖,而不是个人讨温暖”。
且别说“讨温暖”,就是“嗟来之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不肯要的。《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做慈善工作的人,要注重尊重受惠者尊严,何况年终做困难老干部老党员的补助工作,是代表党和政府送温暖,岂能不深入细致的上门了解实际情况,把温暖送到困难者心坎上,而是采取“一纸通知”、“倒上(衙)门”办理!这与“嗟之来食”有什么两样?!
此事已往,闻者足戒。当前岁末年初,正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慈善团体和乐善好施人士,帮贫济困的时节,愿大家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嗟之来者”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家庭,真正在党和政府,以及慈善团体和个人的“送温暖”,送到需要帮助者的心坎上——兹事体大,不可怠慢呵。
(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