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吴语再添薪火 不顾年迈辅导学生退休老人创作吴歌传唱民间老艺工创作钩编毛线版《梁山好汉图》老小区旧貌换新颜下放十年风雨路
第1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期:第1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12-05

退休老人创作吴歌传唱民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笃笃笃,卖糖粥……”在不少苏州人的心中,小巷中的叫卖声是儿时最美好的回忆,如今却鲜有人听见。在姑苏区沧浪街道东大街社区,62岁的金志平为了寻回这份记忆,花费多年的时间,研究吴歌文化,并将苏州街头巷尾的小调、童谣编成独一无二的曲子,重新在民间传唱,甚至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土生土长的金志平出生于1958年,自幼喜欢看戏和摆弄乐器的他退休后更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歌曲创作上。“对音乐的喜爱源于父亲,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父亲便经常吹箫给我们听。”金志平说,自那时起,自己就再也没有放弃过音乐。年轻时利用业余时间“搞音乐”,退休后金志平更是走上了全国的歌曲创作舞台。2009年,金志平凭借一曲《水乡妹子》获全国原创大赛一等奖,2010年《水乡妹子》又被第十五届青年歌手大赛选为选唱歌曲。到北京去领奖时,金志平被作曲家姚明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深深吸引,这也让金志平的作曲灵感有了新的变化。

    “姚明老师将北京地方文化化成了作曲的灵感,当时我就想,有着悠久历史的吴文化能不能也成为我的作曲来源。”金志平说。回到苏州后,金志平开始收集身边的吴文化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我首先想起的便是以儿时记忆深刻的吆喝声和叫卖声为素材,进行歌曲创作《卖糖粥》《鸡鸡斗》《外婆桥》《苏州水八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收集,截至今年,金志平一共创作了近20首原创吴歌。

    除了致力于创作吴歌,今年以来,金志平还将吴歌带到了校园中,让不少新苏州人的孩子体验最传统的苏式味道。“每周四上课,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能将吴歌中的情感生动地传达出来。”金志平说,现在的孩子生活中充斥着成年人的歌曲,让他们学习吴歌、了解吴歌、传播吴歌,才能感受这种传统文化的韵味。“用歌曲的形式来传唱苏州文化,这样更容易记忆。比如‘水八仙’很多人背不出,但是唱起来就顺口多了。”金志平想让自己创作的每一首曲子都能朗朗上口,为老百姓们所传唱。 (苏文 亚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