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20骨质疏松多学科整合高峰论坛在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樊代明、田伟参加会议。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苏州市骨科学术会议当天同时举行。据介绍,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耗材专业委员会协办,苏州市医学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承办。
“骨质疏松治疗好了、预防好了,才能使周围神经得到松解,从而缓解疼痛等异常状况,这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是国内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领域的权威,他认为,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治疗才是最关键的。医学的任务就是康复,要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通过脑部的康复治疗,最终推进身体神经、肌肉、骨关节等疾病的治疗。“我们人体的补给,除了氧气是通过鼻子呼吸的,其他都经过消化道摄入。”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结合长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开门见山地指出,骨骼细胞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吃的营养物质,身体将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吸收。据了解,影响骨质疏松症的两种主要细胞,分别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就像盖房子一样,将骨质垒起来,而破骨细胞就是要将其破坏。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破骨细胞的活性会远远超过成骨细胞的活性,这样就会逐渐导致骨质疏松。“人们应该要变着花样给身体提供多样性的营养物质,就我自己而言,我一般选择昨天没吃过的食物,昨天吃萝卜、今天吃白菜,或者昨天吃肉,今天吃米饭。”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田伟则强调快速康复理念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他表示综合序贯地治疗,将对患者有更好的疗效。此外,田伟提醒,大家应该从生活方式入手早做预防,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晒太阳等,以增强肌力,提高活动能力。“患者一个咳嗽或一个喷嚏,就可能出现骨折,所以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杨惠林教授表示,对医护人员、社会大众展开科普宣教,呼吁对骨质疏松症加强早期识别与筛查,可有效降低患病率和致残率,助力中老年人群骨骼健康。
杨惠林表示,本次活动吸引了大批医学专家来苏交流学术成果,将促进苏州相关领域诊疗水平的提高。接下来,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还将成立科普专委会,把国内的最新研究治疗成果和进展,转换成科普知识,通过加强骨质疏松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
(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