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小吃市场,提起“鑫震源”生煎可能没谁不知道的。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鑫震源”新开出了7家门店,门店总数达到了24家,在“疫情年”里,实现了日均销售生煎五万只的惊人业绩。小生煎做成了大产业。近日,记者专访了苏州震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波,探究了他们的成功之道。“研究市场需求和推行标准化是我们走上发展快车道的重要一环。”林总开门见山的说。
7家新店园区开了4家,新区开了2家,吴中区开了1家,都是开在购物中心,园区开在两个邻里中心,一个是万科、一个是星海广场,新区也是进的高端综合体。这个定位是从去年开始的,一是往社区邻里中心,二是往密集型的街边店,三是销品茂等商场发展,对于开拓市场,我们打了几版模型。比如山塘店是一版模型,街边店是一版模型、以前我们是以街边店为主,从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规划,开了一个繁花店和印象城店,就开始在试这种模型了。
新开了门店,销售方面2020年比2019年有增长吗?“我们20年销售比19年是增长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因为店多了,总体规模大了。”
采访前,林总带记者参观了中央厨房,深深的被它的规模震撼了。“中央厨房是何时建成的?为何要建?”“是从2019年3月30号搬过来的,连公司一起投入了800多万元,生产面积2200多平方米,生产能力按50家店的规模设计的。中央厨房主要是做馅料。各种馅料已达15种。除了馅料,还有高汤及给门店配送半成品加工。”
林总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国家鼓励外地工留在苏州过年,进饭店的人少了,但给小吃行业带来了机遇,他预计今年春节期间销售会增长百分之五十以上。为此,他们特别召开了市场分析会,会上说了一做好防疫,二做好供应链端的安排排产,提前备货原材料,员工这块都在了解申报,谁不回去的,都在统筹布局。会奖励员工就地过年投入生产。生煎的日均销售量达到五万以上,按日销量来说,已经是苏州生煎市场第一大品牌了。
能说说我们的标准化吗?比如一个生煎多重?“我们的鲜肉生煎的坯子的配重是18-19克,馅料是26-27克,总量是45-46克,大虾的坯子是一样的,馅料是31-32克,总量是50克。标准化生产是去年开始的,份量及煎制时间都列入了标准化流程了。”
说到标准化生产是何时开始实施时,林总介绍道,是从去年疫情时的二三月份开始的,在所有门店统一实施标准化。从操作规范到操作工艺、到操作标准,从选材到用料、到加工工艺到储存到运输、到包装等环节全部做成标准。事实上这个标准已经用了约十年了,到去年3月份形成标准化固定下来了。
标准化生产对生煎的生产时长有什么规定吗?“生煎现在改用电炉后时间是更稳定了,从2018年开始响应政府号召改用更环保的电炉煎制,好处是,1电生煎稳定,比火的稳定,火的要不断的调火,电的生煎放上去不用调的。2电的油烟小,3电的煎出来口感更好。从选材开始到出品至少要30道工序。生煎放进锅里预热、加水、加油,开始计时,到出品6分钟。全程明档,消费者可以看到煎制全过程,吃得更放心。”
目前各门店的产品配比如何?据介绍,大类中生煎是首位,达到30%,其它70%加起来有大小馄饨、牛杂牛肉汤等。现在一个门店的品种在30个左右。生煎的品种一般是三个,有大虾、鲜肉,根据季节的牛肉芝士生煎。“鲜肉和大虾的占比是多少?”不一定的,商场店基本是一半对一半,园区店虾肉的好卖,街边店鲜肉的好卖,这是一个有趣的社会消费现象。问起大虾生煎的制作方法,林总介绍说,“我们选的是广东湛江的清虾,于2016年首创的。买回后先清洗,然后绞制,做成虾蓉,要吃出虾的颗粒感,再放一只整虾,整虾是要拌制的,60斤整虾仁加250克盐、15只蛋清搅拌而成。一只生煎要用5只大虾拌成的虾蓉加一只整虾。”
为何年轻人更喜欢吃大虾生煎?年轻人更喜欢潮流的东西,虾本身是个鲜的食品,虾肉生煎又是个新品,新加鲜就造就高销量。自2016年推出后销量成倍的在增长。因为在大众的概念里,虾好吃又不长肉,加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乐意吃点好东西。大虾的是4块钱一只,肉的是2.25一只。一般吃一次都是点一份生煎加一碗馄饨或一份特色汤,通常在25-30元。现在的虾肉小馄饨是我们的爆款,12块钱10个。另外还有牛肉粉丝汤和牛杂粉丝汤也是各店的爆款。
1月20号新推出一只新品——牛肉芝士生煎。2020年的8月份开始研发,因为今年是牛年,给了我们灵感。研发牛年系列生煎。而芝士又是年轻人最爱的口味,我们根据网红流行口味研发出了这款牛肉生煎,做法是这样的:把做好的香辣牛肉馅里放了一块5克的芝士粒,我们一直说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我们一直致力于新品研发,目前正在研发的还有蕃茄味的、蚝油味的、麻辣味的、黑胡椒的。这些牛系列的新品研发成功,将为布局苏州以外的市场做好准备。 (本刊记者 朱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