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步履健 圆好旅游梦江澄波沧浪新城:园艺雕刻进社区老人维权案例不能忽略老人精神安静的环境父子情深
第1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期:第1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7-11-23

自说自话

不能忽略老人精神安静的环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我居住在一座没有阳台的房子里,视野的局限让我对窗外的声音特别敏感。比如,我房对面至少住着两个驾驶员,因为清晨和深夜的马达声屡屡让我有一种睡在停车场的感觉。这还好,总比前阵子住着几个外来户,三头两天,拍桌打门,半夜调弦、掐猫阉猪般唱歌嚎叫好。
    有一天,传来了久违的琵琶声和吴侬软语。这是一个中年人的声音,悠缓而略带苍凉,唱到后来又有一个女声加入,他们反复在唱同一首曲子,好像在彩排节目。他们唱得很投入,也很好听。这种情形延续了一个夏天后,我就渐渐地习惯了,觉得是我窗外的风景。
    忽然有一天,我旅游回来,窗外的风景被流行歌曲替代,一听便知出自那种没有沧桑和负担的十七八岁的嗓音。小伙子练得很苦,一首歌反复唱,整个下午上空都回荡着他执着的歌声,还有母亲深情地教育:“干什么都不轻松,都要反复地练习,你看歌手在台上演出很轻松,可台下下了多少功夫?”于是,小伙子的歌声伴随我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有一夜,睡得正香,忽然被一阵婴儿的哭声惊醒。细辨,从隔壁传来的。第二天,果然,隔壁阿姨端着一盘红蛋,挨家挨户发。原来是阿姨早年嫁出去的女儿生了个宝宝。阿姨一边派蛋,一边陪笑脸:“宝宝闹夜,吵着大家,请包涵。”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我都是在婴儿的哭声中入睡、做梦、醒来、吃饭。孩子嘹亮的哭声,成了我们这幢老式民房的原声伴奏。说也奇怪,随着忍的时间越久,那忍的能力也越长,半月之后,竟然对震夜价的哭声充耳不闻、安之若素了。以至于二个月后,当孩子和妈突然回自己家去了,夜晚再也没有孩子哭声时,却在枕上辗转睡不着了。
    后来问了医生。医生说,人的适应力是生存所需,但是对各种不合理、不正常的东西也能适应之,并与之相容相安。这只能说明你的身和心都已被扭曲,“异化”为不是自己的另一个自己了。
    我期待,邻居不能忽略老人精神安静的环境。 (邢俭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