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知旅游为何物到自由行遍天下,从跟团游赶景点到住在城里休闲游……30余年间,旅游从奢侈品变成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仍持续发生着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记者的脑海中还没有旅游的概念。大多是到外地学习或开会时,由组织单位到当地名胜区参观一下。景区也很少有游人。就拿苏州来说,园林里看到的大多是外国人。
也许受制于经济发展,当时中国人的旅游意识很弱,入境游占据资源优势,直到90年代初,国内旅游业才逐渐兴起。1993年,国家发布的《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努力发展大众旅游产品。《意见》中的数据显示,1985年至1992年间,国内旅游人数从2.4亿人次增长到3.3亿人次,总收入从80亿元跃升至250亿元。
1995年开始双休日工时制,1999年迎来第一个“国庆黄金周”……诸多因素令国内旅游获得空前发展和繁荣,老百姓旅游的目的也从探亲访友、商贸活动,发展为观光和度假。记者从1998年开始至今负责旅游宣传后,明显感受到了祖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兴起。
上世纪中后期,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出游需求快速上升,但因带薪休假难落实,没时间释放需求。1999年设立黄金周,从而标志着中国公民旅游业进入一个大爆发时期。为此,本刊在苏州新闻媒体中第一家开出旅游专版,获得市民和旅游行业普遍欢迎。
那段时间,假日旅游热潮迅速席卷全国,苏州也不例外。一到节假日,园林里、风景区人山人海,有时候甚至于出现人挤人的现象。不过大多是跟团游,其质量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已。到了2012年,中国开始从大众旅游进入大众休闲的萌芽阶段,传统团体游产品无法满足百姓的多样化出游需求,自由行、自驾游、定制游、乡村游等新方式不断涌现,受到热捧。尤其对六七十岁的人而言,从“与我无关”变成“与我息息相关”,成了出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前后,随着节假日景区爆棚屡现,越来越多国人开始选择“出境游”。记者先后与一批老年朋友畅游美国和欧洲等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跨时空进行旅行决策的难题,自由行开始兴趣。现在,这些只要轻点手机APP即可完成的出游,已成广大市民特别是中青年人的宠爱。而且,在旅游选择上又发生了新变化,家庭游、亲密游渐成风气。再加许多国家给予了中国游客签证优惠,更加速市民将脚步迈出国门,开启“自由行遍天下”模式。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就是其明证。
由此看来,随着国民的出行时间更加自由,未来的旅游将呈现更多样化的特点。
(陈鹤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