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有声”履职为民坚强有力
观看: 153       赞:

“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茶文化在武夷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夷山市人大正是看准“茶”这一受众面广的民俗文化,既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情感。推进民情茶话室建设,通过摆茶席的方式,让代表与人民群众在茶桌上“顺顺气”“谈谈心”,促进矛盾化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要致富,先修路。”这本是农村发展的一句老话,然而,五夫镇的村民刘大哥却不愿意了。“你们修你们的路,但不能拿我家的地来修!”日前,气鼓鼓的刘大哥和工作人员闹起了矛盾。

据介绍,五夫镇现代绿色农产品园区海西道路建设是五夫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初期,因村民的不了解,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人大代表潘连兴得知这个情况后,随即邀请刘大哥等村民到民情茶话室坐下来说。“咕嘟、咕嘟”,水烧开、茶泡好,氤氲茶香间,潘连兴认真听取了村民们的担忧,并耐心地向他们详细介绍海西道路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打消大家的疑虑,助力相关工作顺利完成。

无独有偶,崇安街道恒立小区王大哥家的简易花棚阻碍了老旧小区改造,引发小区居民不满,人大代表林剑邀请大家一同到民情茶话室协商解决,晓以利弊,用情调解,让大家达成了共识,助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通过民情茶话室这一平台,群众在一盏茶间平心静气,通过一杯“顺气茶”及时疏解怨气堵气,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畅通人民群众反映困难问题的渠道,促进农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形成。

不仅是纾解难题,茶话室还成为汇聚民意民智、酝酿发展实招的新阵地。

吴屯乡茶农遇到茶叶滞销难题,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民情茶话室寻求解决良方。驻室代表徐大旺深入了解情况后,牵头举办了吴屯乡第二届“崇山北韵-生态杯”品鉴交流会,并利用多年积攒的客商资源,动员多家客商前来收购茶叶,有效地解决了茶农茶叶滞销问题。

“民情茶话室自开设以来,村民遇到大事小事,都喜欢到这里说一说,碰撞出不少智慧的火花,推动了众多好方案的形成。”五夫镇人大主席陈旭介绍,通过代表多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先后推动形成五公山枫林晚项目弥补荷花花期过后的旅游空窗期、五夫镇旅游路线导览升级项目带动乡村文旅提质增效等举措落地,推进乡村建设有序发展。

日前,武夷街道依托民情茶话室设立“乡贤驿站”,组织人大代表和乡贤们共同前往下梅村走访调研,为激活万里茶道起点的文旅特色、助力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下梅古民居品牌优势突出,可以结合古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优势,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把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下梅村历史悠久,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人大代表和乡贤们认真观察,及时总结,共商下梅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在大家的建议和帮助下,下梅村有效推进了纵八线下梅连线道路、改造当溪两侧、生态停车场、乡愁馆、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园等项目建设,修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夫第建筑群等项目建设,推进梅溪二期流域治理,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能切实突破项目落地‘临门一脚’,还得益于武夷山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经费,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项目,让代表为人民‘落地有声’,进一步调动大家的履职积极性。”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文彪介绍。

截至目前,武夷山民情茶话室已累计接待群众54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42条,调解矛盾纠纷234起,解决问题305个,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77次。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功能多元化的‘民情茶话室+’品牌建设,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方法,加强服务基层和群众的能力,让服务群众更加有温度,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有力度。”林方说。

(吴旭涛姚雨欣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