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觅源话船棺2>
观看: 92      
赞:
□杨瑞荣
2003年11月,福建长汀籍的台湾知名学者陈鼓应教授邀到北京大学讲学,随后,他偕同夫人回长汀老家探亲,因慕名武夷奇秀,特地取道武夷山观光考察。他参观了武夷山博物馆文物展览大厅陈列的“武夷船棺”后感慨地说:武夷山先民的崖葬习俗与台湾新竹县上坪溪上游,马巴来山腹洞穴中原住民生活的遗迹非常相似。
历史上台湾同胞包括三部分人,即福老人、客家人和分为19个族群的原住民。福老人是指福建的移民及其后代;客家人是指广东的移民及后代,他们都是汉族。原住民的祖先也不是在台湾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岛外迁去的,只不过入台的时间比汉族同胞早一些。
原住民同胞早先是从哪里前往台湾的呢?已故厦门大学考古教授林惠祥先生认为:原住民同胞不止一支,而是由好几部分组成,其中有一支出自祖国大陆的古越族。古越族支派很多,故又称百越族的后代。百越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他们中有一部分后来散居在祖国大陆西南山地,如现在的广西、云南、四川一带;另一部分居住东南沿海如福建、浙江,有的辗转到了台湾。据史料记载,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考察,原住民同胞保留有不少古越族的遗俗,崖葬
就是典型例证之一。闽、赣二省交界的武夷山曾经是古越人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多有崖葬习俗,就是人死后,将棺柩安置在悬崖绝壁的自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洞穴中,这种殡葬方式代表古越族的文化特征。
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福建武夷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有着举世闻名的“船棺”古迹。
在峰峦腰际,在悬崖峭壁的自然裂隙和岩洞里,安放着许多形似船体的棺木,远远望去,这些船棺好像悬在半空中,所以也叫“悬棺”。据史料记载,武夷山曾有“悬棺数千”,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尚有数十具。1962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来到武夷山游览,见到九曲溪大藏峰数十丈高的洞穴中存放着的“船棺”,触景生情,当即挥笔题诗:“峭壁沿溪列,烟去拂岭浮。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壑”。宋代的朱熹和陆游、明代的张于垒在游览武夷山时,也写过不少吟咏船棺的诗文。
为了揭开武夷船棺的奥秘,福建省考古工作者在林业工程吊装队的协助下,于1972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在武夷山风景区内从百米高的悬崖岩洞里取下两具船棺,进行考察,定名为“武夷一号”“武夷二号”。这两具船棺,现分别存放在武夷山风景区博物馆和福州西湖博物馆展出,供中外游人参观。
这两具船棺都是用楠木刳成,四米多长,形似小船,全棺分两部分,棺盖和棺身结合处为子母口套合,未施钉铆,底部开关似织布的梭,棺盖呈半圆形,恰如船篷,中间是长方形尸柩,其中一具船棺尸柩内保存有一副身高1.7米的男性老人骨骸,身着大麻、苎麻、丝绢、棉花四种质料的衣服,但大部分已炭化,尸体还用竹席衬裹着,棺内有龟形四足木盘以及鸟、鱼骨骸、果核等随葬物,考古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船棺的木质标本,认为这两具船棺距今已有3600年和4200年历史,大约在我国的夏、商时代。
为什么船棺至今完整不朽呢?这与它的用材及所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棺木是用楠木制成,楠木含油,坚实耐腐,菌类不易寄生;武夷山海拔较高,雾日较少,霜雪不多,利于保护棺木。同时,船棺放在悬崖洞穴内,遮雨蔽日,不积水,每天还受到夕阳照射一个时辰,使洞内保持干燥通风,温度和湿度能相对稳定,这样的自然条件,不仅细菌难以繁殖,野兽也难以闯入。
三四千年前,人们是用什么办法将船棺放进这些无路可通的峭壁岩洞里的?古往今来,人们把它看成一种神奇的宝物,称它为“仙舟”“仙人屋”。现经考古工作者考察,认为三千多年前生活在武夷山的古越族人使用了最原始的木械吊装,或者从平地上升,或者从高空下坠,引船棺入洞。
在武夷山大大小小的岩洞石缝中,还可以发现断木残板,人们称它为“虹桥板”,它可能是古栈道的遗迹。根据这些,也有人推测,古人是在悬崖峭壁上架板铺道,然后通过栈道把船棺送进岩洞。
在岩洞里放置船棺,是当时居住在武夷山的古越族人的一种特殊葬俗,史书上称为“岩棺葬制”或“船棺葬制”。据《汉书》记载,古越族是生活在水上的,船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给死者以船棺葬礼,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船棺本身也显示出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棺内遗物中的棉布,是祖国大陆迄今为止发现的纺织品中年代最早的。所有这一切表明,古越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祖国大陆中原地区殷商奴隶制青铜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这就为研究秦汉以前福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台湾省新竹一带发现悬棺葬和福建武夷山的船棺葬看,古代越族这一奇特的葬俗绝大部分是相同或接近的,这说明台湾原住民的一部分与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与古越族有密切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