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与伦比的美丽

--武夷山“三坑两涧”之行

作者:康妮 观看: 77       赞:

“交谈最爱此君”,这是一茶叶罐身的题字,罐盖上还刻有“宛香”二字,屈草自覆曰宛,想必宛香之地芳草鲜美,植被葱绿,许是沃野美壤笼罩的山谷盆地。当地人说“宛香”也叫“苑香”,位于慧苑坑古井附近,是武夷岩茶最好的山场之一,老一辈制茶人也喜欢唤慧苑坑叫慧宛坑。

春和景明,我独自前往慧苑坑试图找到这个叫宛香的地方。从水帘洞景区进入,经狭长的峡谷,山峦佳景,应接不暇。山被泉水洗过,好似仙女梳妆后的髻寰,岩壁上点缀的珍木花草光泽璀璨,溪流潺潺,鸟鸣嘤嘤。古人说,“好山不可载,写入无声画。”从前,山水清音藏在画的想象里。

沿着峡谷一直向深处走,山气愈显清正,岔路口处立一石刻路标,菱形小标志左指鹰嘴岩,右指水帘洞。从左侧石阶向下,每逢路人便打探前方景致,均说美不胜收。于是无限遐想,究竟有多美?已然忘却路之远近,忽见“漱石枕流”刻于石壁,其实这是晋朝孙子荆和王武子的一次对话,典出《世说新语》,指林泉隐居的生活。孙子荆年少时打算去归隐,对王武子说“当枕石漱流”,一时错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反问,“流可枕,石可漱乎?”孙子荆回答,“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励其齿”,之所以枕流的缘故,是要洗清耳朵;之所以漱石的缘故,是要磨砺牙齿。孙子荆引许由洗耳的典故为自己说“枕流”作了解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如今我们走在岩骨花香漫游道上,也颇有几分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的魏晋风度。

青苔生满渐悟桥,清流亹亹,坐在石凳上呼吸吐纳,往来的人们也变成了风景。何为渐悟?渐次修行,方达无我正觉境界。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茶学专家一遍又一遍地往返于这条山径,反复研究改造,我们方能品尝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武夷岩茶。其实,一杯浓缩茶汤的次第,离不开时间的沉淀,更得益于茶人的渐悟。

溪水环绕山径,行走于慧苑坑,有一种孩时在摇篮里的悠然。仰望山巅,山势高远,嘉木生于岩壁,盘折委曲互不打扰;野草幽花缀于其间,经营位置自有妙趣。山谷间茶树名丛星罗棋布,俨然一个独立的小天地,这种亲切感就如同晋简文帝游华林园说的,“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山中遇雨,我坐在树荫下躲雨,溪水泛起朵朵涟漪,鱼儿的嘴唇满是绿痕,许是刚才吃茶去了;山谷里鸟儿欢畅,歌声一直在荡漾,荡漾到心窝里;松林间欢声笑语,时远时近,原来是刚忙完活的茶农在各自回家的路上话着家常。“请问前方有躲雨的地方吗?”“再走几分钟就到慧苑禅寺了。”早听闻朱熹曾在此读书,寺内有“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的抱柱楹联,我还没来得及感谢,老人家已经消失在茶园中了。

风儿吹来阵阵兰香,远处山谷云雾缭绕,溪旁的茶叶抽出了娇嫩嫩的绿芽,穿过芭蕉林,便到古寺了。正当我仰望慧苑禅寺匾额时,一老僧递来小竹椅,示意我坐下歇脚。这种感觉很像童年时的一个初夏傍晚,也是坐在这样的小椅子上,吹着爷爷手持蒲扇扇来的清凉晚风,吃着奶奶刚从半亩菜园里采摘来的新鲜瓜果,此刻同过往一样,每一帧都是幸福。师父问我:“可曾来过?”我回答:“未曾。”师父又说,“吃茶去。”这一问一答像极了一千多年前的禅宗公案,当时两位僧人跋山涉水,向观音寺的赵州古佛请教何谓“禅”,古佛问来客是否到过此处,而无论回答到还是未到,赵州古佛都说“吃茶去”。我们在竹林山房间喝茶闲谈,整个山谷有了浓浓的人情味。其实,此次走访我恰恰想请教的是何谓“茶”。师父听闻我来意,建议下次和同伴上午前往,毕竟宛香之地人迹罕至。说罢,走出茶室,递给我一根随行的木杖。离太阳西下还有一个小时,我决定不再上山,启程前往天心永乐禅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寺前竹叶青翠欲滴,刚下完雨,叶尖还缀着雨露,无数个手持木杖的行者被映照着虔诚向前。虽在山径行走,但思绪依然停留在茶室读到的南宗始祖紫阳真人的《悟真篇》里,他试图以道家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我想,慧苑的幸福质感,不仅仅是拥有“八百名丛大观园”的正岩核心地位,还在于茶人赋予的“无上至真”的品质,或是释迦“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自在佛性;或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秩序之美;亦或是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蒙养教化。

山径曲折幽深,峻秀的山岩裹着厚厚的青苔,溪流声愈发清脆,像是九霄环佩互相撞击的声音,又像是鸾凤和鸣嬉戏的声音。涧谷藤绕树匝,幽兰丛生,馨香而灵动。淡紫色的杜鹃花瓣在溪涧里漂流,仿若小舟,有的停于石蒲,有的缘溪而下,自在又超然。

幽谷深处,一片清凉,“流香涧”刻于崖壁,两侧丹崖深情款款,似乎想说些什么。此刻,你会忘记在赶路,实在不愿错过每一处景致,心“一时明白起来”。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带着弟子们去山里游玩,弟子问,“您总说心外无物,这漫山遍野的花在您心里还是心外?”先生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其实,王阳明的回答在告诉我们当心和物碰面之后,心发生了什么变化,物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遇到花的时候,花的存在对你没有任何意义,你也不会去想这个花。当我们遇到这个花的时候,花显现出来,你的心里才有了这个花。茶,亦复如是,也在心里。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山间小道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照亮心境的使命。从慧苑禅寺到天心永乐禅寺,想必走过这条道路的每一个人都会察心观性。正所谓“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以这颗心为体,我们做的每件事便符合无为之大道了。所以,心境朗然,何其重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我走在天心问禅漫游道上,心源自在,整个人也变得柔软温润了起来,享受着整个山谷赋予的快乐。“嘤其鸣也,求其友声”,山中的鸟儿一路相随,想必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回头看山,超旷空灵,既似盛唐的诗境,又似宋元的画境。岩骨花香交融着巴赫的音乐,茶叶也变得活泼了起来。若问当时对茶何感?便是对大自然最深切的欢喜和敬意。

我听到了脚步声,稍许有些惊讶,茶树丛中迎面走来一位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数十米外,其父紧随其后。其实日落时不宜再进山,我问他要去哪儿,说一直往前走。虽山气清正,安静美好,但出于安全,还是试图劝返,“空山无人!好香啊”,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他们回过头来微微一笑以示应答。后来,我们又相遇在天心永乐禅寺宝塔处,此处刚举办过隆重的喊山祭茶大典,仪式中高喊的“茶发芽喽”,曾让我心生敬畏,无比动容。离开天心前,我将手中的木杖安放于大红袍祖庭的如意石边,祈愿吉祥如意。

山间有过一席对话,像是老相识了。朋友问我是否发现相遇之处的水流并不循涧水自西向东,而是呈倒流趋势。难怪我总是想回头看,还以为在山间迷失了方向。朋友接着说,那正是倒水坑,我们都回头了,正巧应了《易经》中“不远之复,以修身也。”的确,走得不远就应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反省自己做过的事,已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实,“不远复”也是朱熹的老师对他的告诫。“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山下愉快的交谈伴随着慧苑坑庐岫水仙、牛栏坑肉桂以及麻粟老树红茶结束,虽谈兴犹浓,还是准时告辞。

春雷乍响,我反复听着《天心喊山乐》:“万物生,茶发芽,感恩天地,送上妙香茶。千山醒,茶发芽,武夷人家,迎天心光霞。”我也醒了,人生路上,若遇进退两难境地,不如喝杯茶,横行数步又何妨,好好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