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深厚 源远流长2>
--浅谈武夷茶文化
作者:黄贤庚
观看: 51      
赞:
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蕴藉着一款美妙的武夷茶,这是一种为数不多的佳茗,已成一方瑰宝。茶好了故事就多,随之便积淀成文化。如今,研究、解读者不乏其人,但有的将之简为泡茶品茶,有的又把它搞得高深莫测。因此,如何弘扬武夷茶文化,是值得探讨的。
何为茶文化?首先应搞清文化的含义。按典籍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照此类推,武夷茶文化当包含茶的生产过程、品质、精神。细化之,则是含历史、栽种、耕耘、制作、冲泡、品饮、审评、茶艺、诗词文赋、故事、歌曲等等。总之茶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好的饮品,注入文化,就上升为精神兴奋剂,或曰奢侈品,每个文明社会都会有这种高雅享受之群体。而这类产品是经长时间孕育而成的,自然环境是基础,制作工艺是提升,文化是赋能。
武夷茶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的渊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武夷耕作栽培法,传统精湛制作工艺,优雅的冲泡品鉴艺术,才造就出这方瑰宝。如果只讲上述的创造过程,那就太本色了,如同上专业课,枯燥无味;如果离开上述内容,只讲自我感觉和臆想,就会脱离实际,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取信于人。
以下从种植选地、制作工艺、品饮鉴赏、历史渊源等方面作个解读。
种植选地
武夷茶人种植讲究自然环境,是延续古风。汉时的“叶嘉”就很懂得选择“居地”,故“至武夷,悦之,遂家焉”,那时的武夷范围,只是现在的正岩区;唐时的“晚甘侯”更知“月涧云龛”之胜,此即今人所云的坑涧也。所以多次游历武夷山的明末福州诗人、方志学家徐灶
勃在其《武夷采茶词》写道:“结屋编茅数百家,各携妻子住烟霞。一年生计无他事,老稚相随尽种茶。……荒榛宿莽带云锄,岩后岩前选奥区。”奥区是指低洼深处,即坑涧也。坑涧茶其香更幽长,滋味更细腻,耐泡度更高。概其原由,主要日照短且呈散射,湿度较大,烂石较多,有机质积蓄较丰富,故长出之品自然更优。所以山人选地必言坑涧、窠垅,便是承古之法。这是古代农人的智慧,今人传承这种农耕文明,是武夷茶传统之一。
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的制作,是一门高深的技艺,体
现了工匠精神。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
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其含金量之高,不言而喻。这项工艺起源
于清康熙后期,时钱塘文人王复礼《茶说》一
文记之备详,庆幸此文被时任崇安县令陆廷
灿编入其《续茶经》书中,其著后又被收入《四
库全书》,故说此工艺有籍可考。这就是今人
所说乌龙茶发源地之证,其为中华茶史增添
了辉煌一笔。研究武夷茶文化,
有必要了解这段历史及岩茶制作
工艺之大体程序,才能言之有物。
品饮鉴赏
武夷岩茶品鉴是有功夫的。它“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讲究“清爽甘润,厚重幽远”。武夷茶之“厚”,早在宋徽宗《大观茶论》就有“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几十年后的赵汝砺也在其《北苑别录》中曰:“建茶味远力厚,非江茶可比”。以上所说的“建茶”自是包含武夷之产。到清代时改制的岩茶,即乌龙茶类,更是以“厚、重”为要。虽然,时光荏苒,工艺更张,茶形态由尚团饼到崇曲条,汤色从珍纯白青白到贵橙黄金黄,但“厚”“重”之要依然,故有“浓非厚,淡非薄”之说。总之“厚”“重”是武夷岩茶的重要特征,是其天然内质,经独到的岩茶手艺充分展现,其中积淀着丰厚文化。
说起武夷岩茶,“岩韵”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长此以来,众说纷纭:或曰地土香、工艺香、品种香,青苔味、木质味、自然之味等等,不是难以概岩茶特征之全,就是无法感觉表述。至于最多的“岩骨花香”之说,有人疑之:“花香可嗅,岩骨怎尝?”明明是个好东西,就是道不明讲不清,故有人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此而出,有人则将此比作老子说“道”。
本来留个悬念,也无非议。但是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18745-2002)中,却把“岩韵”列为岩茶的含义,并在产品分等的表格中,又将“岩韵”分成明显、略显、欠显等。分了等就意味质有差异,自然价格有高低,关乎到钱的事,若较劲起来就麻烦了。我想“岩韵”当有个较客观、可评判、能比较的感观标准,如茶水之厚重润滑,香气之清正幽长,回甘生津明显,滋味滞留长久,耐泡度更高等方面设立标准,评比其高低,以事实服人,这当然是专业人员的事情。至于文人、饮君的个人感悟和遐想,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且将它作为逸闻趣事,亦无啥不好。
喝武夷岩茶是有几种形式。大口喝茶,被戏称为“牛饮”,即是解渴,是生理需要,没有什么好说;品鉴,那是清赏,兼而欣赏茶器,是有钱有闲人的雅事;斗茶,古称“茗战”首比茶品,兼论茶器和冲泡技艺,多为文人雅士游戏,胜输关乎面子。今时则是排名论等,赢家名利双收。茶艺则是把茶和器作为道具,经表演者摆弄解说,成为可观赏的文艺节目,喝茶在次;还有一种叫审评,是在鉴定茶质的优点缺陷,以定等论价。审评人多在一秘处,以防干扰,审评人员一脸严肃,一丝不苟。武夷山曾出一位超级审评师,名陈书省,乡人尊称其“省公”,他“择一事,终一生”,审评经验已载入武夷茶史。
至于泡茶之器,虽有“器为茶之父”之说,但是茶器没有最好,只有是否适用。当因茶类、待客以别。早年喝武夷岩茶的厦漳泉、潮汕广之富家及有闲之辈,多崇尚紫砂小壶,誉其能出真味,又可清赏把玩。喝茶趋于大众和行于市井后,为方便起见,多数改用白瓷盏杯,便于投茶、冲水、闻香、观色、出汤、清洗,又显洁净。如今,壶常用于表演茶艺或雅士自品。
历史渊源
研究茶文化,了解茶史至关重要。武夷茶史,既顺应了中国茶史脉络大势,又有其独自突变阶段,搞清各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和茶叶生产、制作、品饮的情况及原因是很有必要的,至今还有两大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一是,武夷茶最早的传说,以前认定时在南北朝之南齐,但根据过单薄,而说起于汉代,文献就更多了,且有出土文物佐证,作为“传说”汉代比南北朝更为靠谱了。
二是,武夷岩茶的出现时间,有的说是“明末清初”,很是含糊。至于明谢肇淛所说的“揉而焙之,则自本朝始也”,这不一定就是岩茶制作工艺,有可能是比较粗的绿茶制法,且原文中茶品常以“旗枪”见称,并与松箩、龙井等绿茶一同比肩。约在1691年入天心寺为僧、做茶的释超全《武夷茶歌》中虽然也有“岩茶”二字,但其中“终朝采摘不盈掬”“鼎中笼上炉火温”明显不是岩茶采摘制作工艺。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应请到崇安县编纂《武夷山九曲志》的王复礼所写“茶说”一文,就较详细记下了当时武夷山制作岩茶的过程,其中关键是增加了“摝”即摇青工序,其茶品特征与成书于1712年的《朱佩章偶记》中记录的“武夷茶炒做得法,与他茶不同。别处茶皆青,唯有武夷茶青红兼而有之。”此与二文互为印证了岩茶起源。所以武夷岩茶即后所说的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形成当在清康熙后期,比较有把握“明末”之说缺乏根据。
研究武夷茶文化,浏览茶书是“快捷通道”。中国古代茶书大都有武夷茶及茶文化的身影,当今本地作者编著一些茶书,都是值得阅读参考的。我之法是先翻阅,记下有关的标题和页码,再行细读,以便应用。有时要行辨析,我记得某书集中的一名家诗云“岩茶风韵不寻常,甘活清香定品尝。解得此中梁氏语,《归田锁记》却精详。”可能是诗人为了格律所需,把原文中“香清甘活”进行调整,因而把递进式的品质界定,改为倒退式审评,因此有人便因“活”为至高,故倒序为“活甘清香”既违原著,又背渐进要求。还有一茶著,作者认为清代王复礼《茶说》文中的“摝”(音,鹿)字是“揉”字的通假字,因此“摝”就是“揉”,这样摇茶青说成揉茶叶,这样王复礼的记载就变成未炒即揉的红茶制作工艺。经查《辞海》等多部大字典和地方志,并未发现此二字有通假和谐音之解,早年吴觉农《茶经述评》中就注为“摇”,所以此著说法欠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事茶文化者也要深入实际,多看、多问、多学,甚至动手操作,这样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