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门里品茶香
观看: 41       赞:

□张辙

我是冲着下梅村“茶马古道”起点而来的。走近明末清初开始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南平市武夷山的下梅古村,一座座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明清古民居建筑令人眼花缭乱,村落中的祠堂、古井、老街、旧巷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坐落在下梅村最中心位置的邹氏家祠,听说这里有一扇别致的婆婆门,于是我们打算进去一探究竟。婆婆门的门框设计成芭蕉叶形状,丰神绰约,凸凹有致,传说主人的婆婆邹氏,以这扇门的高度和曲线,作为衡量未来儿媳妇的身材标准,因这标准很难达到,让众多媒人望而却步。由此可见,宅主人的富有和任性。

主人说,下梅村民的富有,与茶有关。据《崇安县志》记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从那时起,下梅因茶叶而知名,更因“婆婆门”般的严格制作程序和技艺,成了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

1718年,晋商常家来到武夷山,与邹氏达成协议,共同经营武夷山茶并把茶叶运往现蒙古国及俄罗斯地区,这就是万里茶道北线的雏形。下梅村民制作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运至赤石渡口,然后通过车马运至江西河口(现铅山县)。再由此分包上船,运至汉口,北上至河南,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再换骆驼从二连浩特进入蒙古国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再经新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总长13000多公里。

这里的茶叶不仅通过晋商远销俄罗斯和欧美,使之成为英国王室御用茶,同时,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当时茶叶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难得的奢侈品,可以说是一茶难求,迫不得已,他们只能用咖啡代替茶叶。

穿过婆婆门,我们在一处雅致的茶室里坐下,主人随手取出一款自制岩茶,将茶叶投入温热的盖碗,轻轻摇动盖碗醒茶,一会,茶香四溢,烟气袅袅。四周流水淳淳,桌上清茶一杯,杯沿飘着淡淡的雾气,如薄纱袖,如轻罗裳,轻呷一口,淡香中透着一丝苦涩,令人回味悠长。

主人一边招待我们,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曾经一时,随着茶叶生意向境外扩张,茶路不断延长,下梅村成为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市。当年万里茶道上多晋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就有一段关于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的剧情。他接着说,如今,无论这个时代发展多么迅速,即便机器制茶效率更高更快,但下梅茶农依然愿意选择慢下来,以“婆婆门”的严格标准,专注传承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用心制作每一杯有温度的好茶,为武夷山“三茶”产业添砖加瓦。

交流中,我问主人,如何才能喝出茶的品味和境界,他微微一笑,爽朗回答:“喝茶品茗其实没有太多深奥的玄机,适口为珍,适合你的,才是好茶。”听了这话,我心中顿悟,是啊!品茶就如同挑选媳妇,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个茶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度,更有一方净土,醒来端坐磐石上,入眠陶醉茶香中,专心制茶,不问凡事,静心享受生活,把日子过得简单充实,遇事如同品茗,慢慢拿起,然后轻轻放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从来佳茗似佳人--在婆婆门里品茶,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谈笑之间,酌一盏佳茗,沾一身茶香,聊下梅往事,享眼前茶福,甚至还可以化身茶农,亲身体验一下制茶手艺……茶氲袅娜,仙气飘飘,不觉让人心定气和,简单中自有一种快乐。

门前的溪水蜿蜒流淌,就像延伸的一扇婆婆门,曲线玲珑般流向远方。斗转星移,如今的邹氏后人,早已废除了用婆婆门筛选儿媳的习俗,下梅村也已经告别了船来船往运茶贩茶的年代,但精益求精的制茶态度,让茶香依旧,茶韵犹存--在一杯清茶面前,喧嚣浮华不再,宠辱沉浮不惊,水是沸的,心是静的。

闲暇之时,邀三五好友,一几、一壶、一幽居,浅斟慢品,在气若幽兰、华容婀娜的婆婆门里,静待茶叶在盖碗中绽放吐露,不正是一种难得的优雅吗?

望着眼前娉婷秀雅、身姿曼妙的婆婆门,随着阵阵茶香袭来,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远古的万里茶道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