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和我们联系非常密切,从家这个字的起源来看,以庐下豢豕(猪)为家。从字义上来看,“豕人所居,通曰家”(《玉篇》)。也就是说,家与农业先民之普遍养猪,家离不开猪,有猪便有家的现实生活有关。在文学作品中,猪的形象丰富多彩。
远古神话中的猪
早在远古时期,猪就作为神话故事的主人公频频登场。在云南摩梭人的神话故事《昂姑咪》中,摩梭人的女始祖昂姑咪,为了给人间找火,历尽千辛万苦。她把各种动物派到天上寻找火种。神猪的任务便是架好天河上的浮桥,把昂姑咪送上取火之路。苗族《沙地古咪找谷种》则记述了苗族青年沙地古咪外出为人类找谷种,野猪背着他渡过大海,最终顺利找到谷种的故事。福建顺昌县流传的一个故事说,野猪曾历尽艰辛,把人参籽从遥远的北方带到南方。
流传于云南永仁县永兴区的彝族神话故事《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说,彝族英雄搓日阿补为征服女儿国建立了许多功勋,女儿国国王对英雄的第一个考验是,不用牛,在一天之内犁完一百五十架牛可以犁完的平地。英雄上山砍来十架犁架,套上一百头野猪,一个手指头撑一架犁,连拱带犁,不到半天便把地犁完了,得到女儿国国王的高度赞许。
志怪小说中的猪
猪不仅作为神话形象,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过养护“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后产子,捐于猪溷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置马栏中,欲使马借杀之,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四川一带有些地方也流传着母猪给孤儿喂奶的动人故事。
在我国古代的志怪小说里,也可以看到猪的身影。《猪臂金铃》《搜神记》和《李汾》《太平广记》,写猪幻化为女子,与人同居,人留下女子的青毡鞋,或于其臂上系上金铃,次日追至猪栏,始知女子为猪所变。
在一些作品中,猪是一种有智慧、有灵性的动物。在笔记小说《良猪》中,记录了清代江南宿州睢溪口一村民被杀,由一头猪到县官处告状破案的故事。“江南宿州睢溪口民被杀,投尸于井,官验无凶手。忽一猪来至马前,啼甚惨,从役驱之不去。官曰:‘畜有所诉乎?’猪跪前蹄若叩首状,官命随之行。猪起前导,至一室,排户入,猪奔卧榻前,以嘴啮地,出刀,血迹尚新。执其人讯之,果杀人者。乡人义之,各出费养猪于佛舍,号曰‘良猪’。”
大名鼎鼎的猪八戒
提到文学作品中关于猪的形象,不得不提猪八戒,《西游记》中大名鼎鼎的猪八戒,历来是人们阅读和思考的重点对象。有人认为,《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快乐的,也给读者带来了快乐。从文学批评家弗莱的观点出发,猪八戒形象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属于“低模仿”人物,所谓“低模仿”在猪八戒身上的体现是指比凡人还要低一点的德行和意志力,尽管从“行动的力量”角度看,猪八戒是个超过凡人而属于“高模仿”人物(神话或传奇人物)。当师傅被抓,他也尽心尽力战斗,是个英雄;但是回到生活中,又变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小人物,普通甚至游手好闲,而且经常故意贬低自己。看似是个笑料,但在现实中更有烟火气,容易被他人接纳。
也有人认为,猪八戒是个没有原则,也没有信念的形象。在西行途中,唐僧被妖怪抓走了,他爱用“是蒸了还是煮了?”来打听师父的下落,由此可见,他潜意识里就认为到达西天是不可能。一旦有危险,就“咱们分行李罢!”作为西行者的一员,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他不相信能到西天,对于到西天似乎也没多大兴趣。生活中人的惰性在猪八戒身上都能找到,他就是那种没有远大抱负,能平安过一生就满足的人,只要能吃饱、睡好就满足了。他的理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在西行途中,猪八戒表现出来的都是贪吃、轻信、好色,经不起诱惑。这些缺点和唐僧、孙悟空的不动摇、足智多谋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性格软弱,既容易被色诱,还容易被“食”诱。猪八戒心里对西行不抱多大希望,但也不敢明着反抗。孙悟空安排他的任务,他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违拗。当面唯唯诺诺地顺从,背后骂骂咧咧的。就因为这样,猪八戒一直是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这个艺术形象能让人看到自己身上或多或少的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