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假期何处去,农家书屋读书忙。暑期里,广丰乡村里留守儿童一头扎进了各地的农家书屋。在馥郁的书香中,孩子们或伏案阅读,或轻声朗诵,汲取知识的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食粮。农家书屋俨然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走进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不仅是儿童。笔者在多地走访时发现,乡村文化场所正成为村民新的“打卡地”。有的来此早起舞、晚锻炼,健身养生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有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的其间也浓厚了乡村文化气息;有的把书屋当成知识“充电站”,在信息的汪洋里寻找致富经……在乡村,文活动化场所正在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主阵地”和“桥头堡”。
资源“动起来”、场地用起来,才更有生命力。正如人所言,ipad、电脑,对不知信息冲浪为何物的人来说,就是个“铁疙瘩”;健身器材、运动设备常年蒙尘,与破铜烂铁无异;书籍在角落里“沉睡”,充其量就是一些废纸;场所再华丽,没人气就是“脸面的摆设”。因此,建好文化活动场所只是基础,管好、用好才是关键。换句话说,要让文化开启人们心智,让文明浸润人们心田,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引导和精心的培育。这不仅仅是基础建设要完善、配套设施投入要到位,而且也考验着相关组织管理能力强不强、服务水平好不好。
首先,管理服务工作要精细。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点多面广,服务对象杂。老年人爱听戏,“手捧保温杯“的90后重养生,新型农民渴求现代农业技术的“传经送宝”,青少年期盼新知识的“及时雨”,众口难调,工作难度不小。在普惠性的文化活动场所怎样兼顾到个性化的需求,归根结底,离不开“精细化管理”这个法宝。比如,为了吸引儿童前来“打卡”,广丰各地农家书屋卯足了劲:有的提早添置了孩子喜欢的绘画读本;有的辟出“儿童阅读角”,辅以温馨的布置;有的安装了电风扇、空调,送给孩子“清凉一夏”……未雨绸缪,功课做在前头,细节做到实处,孩子们“来了不想走”“来了又想来”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这给我们许些提示:面对群众“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的文化需求,不妨沉下身段,认真倾听群众的精神渴求,听他们所思所想、了解所需所求,先号脉,再开方,针对性提供文化服务,把文化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上,避免“剃头担子——一头热”现象。
其次,长效管理服务机制要到位。来一场乡村“文明革命”,提升村民的精神水准,绝不是振臂一呼,拉几次横幅、开几次动员大会、搞几次热热闹闹的活动就能轻松实现的。它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与深耕。这就需要保障机制上不缺位,长效管理不缺席。简单地说,就是要有人管,还要管得好。这离不开政府部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管理岗位合理设定,经费保障要充足,“有米下锅”;人才选拔机制要完善,选出一批真正爱文化、懂宣传、对乡村有深厚感情的管理之材;考核评价标准要管用,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只有严格要求管理上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让文化活动场所的大门常开,并且越开越好,成为乡村文明提升“催化剂”。
再次,要善于借助社会团体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说,政府部门的组织引领是点燃现代乡村文明的火盆,那把火盆越烧越旺,照亮乡村文明的星空,需要社会每个人搭把手、添根柴、加点油,一同来加持。在实践中,很多地方也摸索出一些有益经验:比如有的成立“文艺工作轻骑兵”,下乡进村,手把手、面对面教村民组建自己的文艺小分队,打造群众身边“永不走的工作队”;有的邀请学者专家下乡开讲座,搞论坛,把文化送到“最后一公里”;有的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为村民提供多维度的文化大餐;有的借助个人影响力,发动文化慈善募捐……相比之下社会团体体制更灵活,操作更有弹性,能对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延展,应该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到,政府主导与社会团体只是分工不同、定位不一,不是非此即彼的二极对立,而是如鸟的两翼,只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然,给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助推乡村文明“水涨船高”的同时,也应避免各自为政、各搞一套,造成“重复建设”“不必要的浪费”。这既需要政府部门提升沟通意识,对社会团体的必要指导,也需要民间团体厚植的合作意识,在整体规划下协同发力。
乡风淳、社风正。我们乐见也并坚信:在多方的努力下,乡村文化活动场所成为群众向往的精神文化乐园,现代乡村文明吹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