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都的炭篓“野鸡叔”笑了雨印在横山的青涩履痕哺育
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总3632期: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8-18

十六都的炭篓

​铁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赣东北地区,有个叫十六都的小村庄,沿着溪流往回走,便开始进入山区。这一带盛产竹木,改革开放前,村民们以烧炭卖炭营生。炭烧好后需要东西来装呀,十六都人瞧准商机,开始用竹爿编织炭篓,这一编就是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这里的炭篓编得又大又结实,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最近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十六都的炭篓被赋于了一种新的涵义,成了奉承人家的高帽子之代名词。比如某人爱听恭维话,就说给他一顶十六都的炭篓。

话说某一天,当地有个著名的汉语言学家高凡回家省亲,和几个阔别三十多载的发小见面。酒醉饭饱之后,大家借着酒劲,开始天南地北地海侃起来。

高建是个建筑老板,谈起自己有幸参与鸟巢建设,趾高气扬,唾沫横飞。李平是中学老师,自诩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男人借酒壮胆,都这德性。

高凡作为名流大咖,在发小面前,更是不甘示弱。他列数岀了自己身兼的各种头衔并且受邀到过世界各国参加学术论坛,发小们掌声雷动,投去仰慕的目光。此时,高凡突然话锋一转,提岀跟大家玩个游戏。

高凡说:我对家乡的方言也很感兴趣,尤其对我们十六都的炭篓更是情有独钟。我准备做个功课,回去也写篇论文,看看现在还有沒有人对十六都的这顶炭篓感兴趣。这样吧,我们假设每人有炭篓一只,即高帽一顶,请各位到亲朋好友中去推销,看谁推销得快,且被推销的人名望越高越好。

好啊!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有创意,新鲜刺激,值得一试。

高建是个机灵鬼,虽然读书不多,但情商不低。他端起酒杯,走到高凡身边,态度谦恭地说:这几年我虽然挣了点钱,也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但这只能满足人的第一需求一一物欲。跟大学问家高凡比起来,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人家现在已经是精神层面的亿万富翁,是汉语言文字方面的顶级专家,听说光论文就发表了几十篇,还岀版了多本专著呢……

此时的高凡脸上容光焕发,接过高建的话说:不值得炫耀,区区三十八篇论文,很荣幸全都刊登在国家级杂志上,还撰写了六本著作……高凡谈兴正浓。

高建舌头一伸,做了个鬼脸,附在李平的耳边说,看来我的这顶炭篓已经推销岀去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广丰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邮编:3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