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英:扎根基层 赤心为民小村庄大舞台 尽职责作贡献疫情防控知识
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总3698期: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1-28

杨兰英:扎根基层 赤心为民

​本报记者 顾荣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她热心为民,兢兢业业投身于农村建设,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辞辛劳,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家乡群众谋福利整整奋斗21个春秋。她就是区人大代表、霞峰镇赤塘村党支部书记杨兰英。

一心为民办实事

每当经过赤塘完小,听到校园内的朗朗读书声,大家总会想起村支书杨兰英,并时不时告诫自家孩子要好好读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入学机会。

原来,赤塘村由于地处偏远没有完小,孩子们上学只能去镇中心小学,最远的有近10公里路。孩子受苦,大人也跟着受折腾,那时没有校车,家长只能租用三轮车、面包车接孩子上下学,经济困难的家庭,孩子只得起早摸黑步行来回。

2012年的一天,一辆接送学生的三轮车因路窄会车不慎差点翻入水库,幸好被一颗大树挡住,但也让孩子们受伤颇重,受伤最严重的一个孩子直接被树枝插入肚皮。这个事故对杨兰英和村民的触动很大,她想着,要是能在家门口建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就近入学,那该多好啊。

“教育是事关子孙万代的大事!建学校更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一定要支持。”建校征地,选址是关键!拟好学校选址后,就开始着手征地。刚开始,部分群众对这项工作不是很支持。杨兰英就东奔西走四处做大家思想工作,并作表率主动提出把自家的两亩多山地用作校址,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主动让地建学校,校址很快就落实下来了。甚至同村乡贤陶炳荣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杨兰英要求捐款十万元用作建校。在众志成城下,2012年开工建校,不到两年时间学校顺利竣工并开学。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欢快的奔走于校园,杨兰英开心的笑了。

完善基础解民需

赤塘村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全村人分散居住在山上,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全村的发展,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杨兰英到村里任职后,始终将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为己任,力求为村民生活带来切实改变。

在杨兰英看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就是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事。但她也认识到要做好这些事仅仅靠村里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多方发力推动工作开展。于是,她多方奔走,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一方面带领干部群众共同献计出力,最终换来了可喜的变化。

2018年新村委会建成并入驻办公,解决了原来租用村民房子办公的窘境。2019年,村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对马安区至赤塘公路进行拓宽改造,完成路面沥青浇筑,安装路灯52盏。2020年,投入260万元对马安区至赤塘公路陈良塭段进行沥青路面硬化;扩建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村级便民服务代办事项公示、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切实提升群众办事效率。

为了加快赤塘村建设,杨兰英积极响应区里的号召,她带领村“两委”积极筹资183万元。“按区财政12进行配套奖补的话,我们村将会有300多万用于乡村建设,我相信,有这样一笔资金的投入,我们赤塘村将会有迎来新的发展。”杨兰英对赤塘村的未来信心满满。

履职尽责为民生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群众关注的就是杨兰英最关注的。杨兰英始终坚持与群众深入交流,一有空就进组入户,听民意知民情,并进行总结提炼,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次区或镇人代会召开前,她更是深入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认真写好代表建议。

赤塘村由于地势高、地形复杂,喝水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长期以来,村民喝的井水属于地表水,很难保证村民饮水安全。因此,让群众喝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并能确保种植灌溉,成了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作为人大代表的杨兰英了解情况后,积极向区人大提交建议并提出解决方法,很快就得到了回应,村里不但装上了自来水,并针对赤塘村地势高水压低的情况又拨专款80万元安装大型增压水泵,霞峰镇还对关西渠、胜利渠进行疏通、维修和加固。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还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用水,使得赤塘村数百年来喝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作为村支书,杨兰英始终以"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闯劲,负重拼搏的工作精神,真抓实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为赤塘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广丰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邮编:3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