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孙认错

大外孙读书或写作业时,会不时地停顿下来,向我和老伴提问。作为初中生的他,一直把我和老伴当老师,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很招人喜欢,但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

在辅导数学题的时候,当过数学老师的老伴还能胜任,她的解答总能让大外孙满意。大外孙在背诵诗词时停下来问诗词作者,我和老伴的回答却往往出现混淆的情况,如把王维的《相思》说成是李白的,把杜甫的《春望》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搞颠倒。当我们翻书后向大外孙认错时,他会说:“没关系,你们也是时间久了记不准,重新学一下就不容易忘记了。”

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外孙,总是学他哥哥的样子捧着画册看,看点儿东西就会“现学现卖”。“阿公,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什么吗?”“阿婆,你晓得大鲨鱼的寿命有多长吗?”我们平时很少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往往答不上来,多是听他自问自答。不过,我们会坦率地承认自己知道的太少,夸他好学又聪明。这时候,小家伙的脸上一片阳光灿烂。有时候,我们也会采取“蒙”的方法,回答小外孙的问题。一天,小外孙问:“一片云的重量是多少?”我立即抢答:“2000公斤重。”“不对,重量约640吨,相当于80头大象。”说完,他做出怪脸看着我,说:“阿公,你太自作聪明了吧!”我只好说:“我答错了,还是你聪明。”

其实,向外孙认错不丢人,毕竟祖孙一起学习是一种天伦之乐。在开心地看着两个外孙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知识不足,更加坚定了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祖孙共学让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汪兴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