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社头小学威风锣鼓艺术社团训练现场
本报讯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3月21日下午,社头小学内传出阵阵敲锣打鼓声,在指前镇社区教育中心主办、社头小学承办的指前镇非遗文化进校园教育培训现场,社头威风锣鼓传承人徐竹林正悉心指导该校威风锣鼓艺术社团的同学们认真练习。
作为宝贵的文化财富,非遗文化大多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如何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并代代相传,指前镇决定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让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首先要让大家熟悉非遗,了解非遗。”指前镇社区教育中心田荣华认为:“非遗进校园能拓宽普及面,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非遗的种子,很可能他们就是未来的传承人。”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社头小学在指前镇社区教育中心协同下,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非遗文化优势,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将非遗文化刻纸、皮老虎、威风锣鼓带进校园、搬上课堂。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是想弘扬传承与创新指前优秀文化,增强孩子们热爱家乡和民族的自豪感。这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尝试,更是一条新的教育之路。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程中提升艺术感和综合素养,更是唤起乡愁、传承好长荡湖文化的重要体现。”
据了解,指前镇目前拥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常州市级1个、金坛区级4个。近年来,指前镇社区教育中心在所辖中小学校、村居民学校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申报了江苏省课题《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常州市课题《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探讨非遗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地方经济、社区教育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指前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新路子。开辟了常州市社区教育首批游学实验项目《长荡湖文化传承之旅》,打造了指前社区教育自己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长荡湖文化的培育与传承》,获江苏省优秀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非遗文化传承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下一代的共同参与。以传承艺术为宗旨,从学生开始普及,社头小学将在每周一下午活动课时间举行刻纸、皮老虎、威风锣鼓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指前鱼灯、丝弦锣鼓、庙圩马灯等非遗文化项目也将陆续走进校园,让非遗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非遗进校园推广仅是个美好的开始,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来说,依旧任重道远。
陆湘毅 余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