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军(左一)介绍中国宝武援滇情况
中国宝武援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李谋志(右一)与村民交流
■记者吴永中冯茂芬
前段时间,云南鲁甸“冰花男孩”刷屏了。在中国宝武援滇定点扶贫地区,也有很多和“冰花男孩”相类似的小学生,他们一直是中国宝武广大干部员工和援滇干部们的牵挂。
扶贫要“扶志”,也要“扶智”,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用温暖之灯照亮他们前行之路,未来就会充满希望。援滇干部们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努力着。
让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冷
普洱市大多数地区的冬天不算冷,但一些贫困村寨的孩子们穿着单衣和凉鞋过冬的窘境还是令人揪心。2 0 1 7 年1 2 月1 4 日,一批来自中国宝武爱心人士捐赠的过冬衣物被送到了江城县整董镇漫滩小学,中国宝武援滇干部、普洱市扶贫办副主任鲁巍,中国宝武援滇干部、江城县副县长王法治代表中国宝武有爱的叔叔阿姨们,将衣物送到孩子们手中,希望他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漫滩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为瑶族、哈尼族和傣族,普遍来自贫困家庭。与其它地方的完全小学不同,漫滩小学还有一所幼儿园,有4 0 多个3 -6 岁的孩子也在学校寄宿。一走进校园,就是一片开阔的篮球场,球场边的电线杆比较醒目,还看得出新装的痕迹。漫滩小学校长罗仙美告诉记者,这些太阳能路灯,还有学校的安防设施、直饮水设备,综合楼里的功能室等都是整合了包括中国宝武扶贫资金在内的多方援助才实现的。
捐赠仪式现场就设在篮球场,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已排成纵队,个个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神情。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孩子衣着单薄,还有孩子穿着露趾的鞋。从上海运来的几大包衣物堆放在球场边上,棉袄、毛衣、围巾等不一而足。其中一个小的马夹袋里整整齐齐叠放着数件毛衣,捐赠者贴心地放了一张小纸条:“2 -4 岁宝宝衣服”。王法治告诉记者,他作为江城县副县长的对口联系点就在漫滩村,调研时了解到学校孩子们的窘境后,就与中国宝武大后方取得联系,希望能为孩子们解决一点儿实际困难。华宝证券等单位迅速响应,第一批衣物很快就送到了江城县。目前,他正在梳理建档立卡户的子女名单,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在简朴的捐赠仪式上,王法治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中国宝武的叔叔阿姨们很关心你们的学习生活,托我给大家带来他们的心意。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将来才有本领建设自己的美丽家乡。”罗校长代表孩子们向中国宝武的好心人表示感谢,她勉励小朋友们,“要有梦想,努力就有希望,奋斗改变命运。”
身穿瑶族服装的五年级学生庞琼珍领到了一套红色的棉服,她羞涩地说,“我正想要一件保暖的衣服,现在好了,冬天不怕冷了。要是再有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就更好了。”她说她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我们地处偏远,孩子们能得到大城市里爱心人士的关爱,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读得起书,看得到希望,还是蛮有福气的。”罗校长诚挚的话语道出了孩子们的心里话。
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颠簸一路,我们终于来到宁洱县勐先先胜希望小学。一进校门,就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教学楼,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高高飘扬。教室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告诉我们,孩子们正在上课。在校长周天瑜的引导下,我们穿过教学楼,再拾阶而上,就来到了一片开阔的篮球场。冬日下午,晴朗的天空下,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打篮球,喧闹声与笑声和成一片,在球场上空回响。
周天瑜告诉记者,“多亏了宝钢股份给予我们的援助,孩子们才有了这片篮球场。”原来,先胜小学由于资金匮乏,学校一直没有像样的操场。2 0 1 6 年,中国宝武援滇干部、宁洱县副县长王荣军了解到学校的窘境后,积极奔走,在中国宝武的支持下,捐赠了一批电脑、图书、课桌椅,学校建成了电教室、图书室。2 0 1 7 年,又争取到了扶持资金,建成了篮球场,改造了学校的厕所。现在先胜小学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孩子们学会了上网,对外面的世界渐渐有了了解。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响,先前安静的教学楼很快就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不一会儿,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就绽放在走廊、教室,一个个欢快的身影奔跑在篮球场。五年级女生苏梦告诉记者,她很喜欢上信息课,喜欢看书。“以前我们没有图书馆,除了课本,几乎都没有看过课外书。现在好了,图书馆有那么多书,看都看不完。”“我们现在还会上网,我在网上找过有关圆明园如何毁灭,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她还说,“我们的篮球场是最棒的,其它学校的同学很羡慕我们,我们自己也感到很自豪,在学校总感到很有精神。”
“我校办学条件改善后,成了县里设施最好的村小学,连县中心小学的条件都没有我们这么好。篮球场、自动冲水厕所、电教室、图书室,在我们当地的小学是一流的设施了。”周天瑜表示,在中国宝武的支持下,先胜小学提升了教学品质和育人环境。全校师生深受鼓舞,将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雪中送炭
教育扶贫是一个大课题,如何给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孩子“雪中送炭”?2 0 1 7年,中国宝武在江城县的教育扶贫资金,大部分用在了那些孩子考上大学,急需一大笔学费、学杂费的贫困家庭,帮助他们暂渡难关,重燃希望。2 0 1 7 年,江城县有1 5 0 人考上大学,每个人都获得了中国宝武给予的交通费、学杂费等补助。昆明医科大学的大一学生涂彬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当记者一行赶到涂彬位于江城县城的家时,已经傍晚了。这是一套位于护城河边的简易两居室,室内空间逼仄,陈设简陋,除了一面墙上张贴的各种奖状外,室内几乎没有其它装饰。涂彬在昆明上大学,他的父母向我们介绍了他的情况。涂彬品学兼优,2 0 1 6 年高考前夕,却突发疾病,两次大手术不仅用光了父母的积蓄,还让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2 0 1 7年,涂彬通过复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医科大学。一家人一边高兴一边为高昂的学费发愁。正在这关口,江城县对大学新生的补助方案出来了,涂彬一家人这才转忧为喜。
涂彬父母共同开一辆出租车谋生。“若不是孩子那场突如其来的病,我们的日子还不错。”讲起儿子突发疾病的那个夜晚,涂彬妈妈眼里噙满泪水。夫妻二人絮絮地诉说着县城生活的不易:出租车生意不好做,有时候半天都接不到一单生意;为配合江城县改造建设,他们现今住的房子要拆迁,政府贴一部分资金,但大部分要自筹,对他们而言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夫妻俩对未来还是颇有信心,“有政府托底,有中国宝武的帮助,孩子还能继续上学就是万幸。咬咬牙,供他读完大学,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张 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