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应对绿色与智能化的挑战利用工业大数据分析推进智能制造图片新闻图片新闻颠覆钢铁产业的发展之路为技术领先不断注入新内涵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38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1-02

为技术领先不断注入新内涵

———访蒙纳士大学副校长余艾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者张 犀

第七届宝钢学术年会的举办吸引各行业、领域专家“大咖”纷至沓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副校长、澳大利亚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也携最新的炼铁高炉与优化建模等研究成果,应邀在学术年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与成果交流。他热情寄语中国宝武在世界钢铁绿色发展、智慧制造、信息化融合等进程中,紧抓创新驱动主线,为技术领先不断注入新内涵,成为钢铁工业技术领先的一面旗帜。

余艾冰是当今国际知名化学工程和过程冶金专家,主要研究内容为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主要包括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是公认的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多个研究领域的权威;曾成功举办或参与组织数十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不同国际会议作了数十次大会特邀主题报告,发表论文1000多篇,先后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联邦教授(Feder at i on Fel l ow)、澳大利亚科学院I an W al k应用科学终生成就奖、美国钢铁协会“J os efKapi t an”奖、中国教育部“海外名师”等二十多项奖励或荣誉称号,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冶金、材料、化工和矿物加工行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与宝钢结缘30多年,亲眼见证了宝钢建设发展、技术创新、赶超一流的进程,并参与其中”,余艾冰谈起多年来与宝钢在研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依然如数家珍。20多年来,余艾冰多次来到宝钢进行技术交流与访问,并从炼焦炉装煤过程中的控制模式项目起,与宝钢开启了在理论研究应用、生产实践完善等领域的合作。大型高炉的生产运行工艺环节多、操作控制难度大,对连续稳定运行、高效生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试验、检测、基础数据收集积累难度大。多年来,余艾冰及其研发团队,与宝钢高炉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和研发团队加大交流合作力度,以高炉控制仿真模型的建立、优化为抓手,不断将过程工程、颗粒科学与技术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领域,打开高炉运行的“黑箱”,在实现高炉生产操作的可视化、数字化及最终实现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努力拓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余艾冰是宝钢学术年会的常客。每届宝钢学术年会,他都会提前精心准备交流内容并参加。余艾冰介绍说,紧贴本届年会“绿色钢铁、智慧制造”的主题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实践成果,这次带来了《虚拟炼铁高炉模型的开发》专题报告,与业界和宝钢一线技术人员分享交流。余艾冰认为,高炉过程控制的核心是“各种分布”,通过数学模型、仿真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完善,可提高对过程的基本认识、降低试验成本,对设计和放大等有很高价值,对高炉生产后续的新技术应用、控制与策略优化等也可提供数据支撑。他认为宝钢在推进高炉智慧制造进程中,大力推进数学模型与仿真技术的应用,将为高炉生产智能化的实现打下扎实基础,符合当前流程工业的发展趋势。

“宝钢的研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强,善于把握生产所需和科研难点,是不断争创一流的坚强基石。”自宝钢澳大利亚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建立伊始,余艾冰就一直担任该中心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多年与宝钢研发、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让他对宝钢研发技术团队的成长、创新、敬业精神印象深刻。余艾冰认为,经过30多年建设发展与科研实践,宝钢在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形成一定的积累,在中国宝武整合融合的大背景下,青年技术人才更应充分利用好宝钢学术年会等交流平台,开拓眼界,增长专业知识与科技素养,通过与各领域、各专业专家学者的学习交流,不断创新研发理念、突破传统思维、加速成长、推进研发成果的实践应用,成为中国宝武不断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坚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