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延军
“七月份各条产线已经满负荷生产,上半年汽车板综合成材率等重点品种的质量指标创历史最优,同时满足了用户需求……”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冷轧厂相关管理者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今年以来,冷轧厂面对严峻市场形势和各种不利影响,主动作为,把现场与市场紧密连接,跑出了逆市上扬的新速度。前七月月均产品盈利水平比上年增长2000多万元。
回望年初,困难重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遇“冷”、合同订单下滑,让冷轧厂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史上首次四个单元年修都集中在同一年,对产能和盈利来说,更“雪上加霜”。危机时刻,冷轧厂管理者清醒地意识到:危机已然来临,等、靠是无为的表现,必须迎难逆行,紧盯市场和用户,才能孕育新的生机。班子成员迅速制定了面向市场的危机应对方案,全
力以赴抓机遇促生产。
抢 在“没做过”里抢抓订单
打破询单管理常规做法,抢抓用户需求,是冷轧厂应对市场危机的有力实践。“用户询单管理”是用户面向钢厂提出产品需求的窗口,由营销人员收到用户需求后传递到相关厂部,生产厂技术人员结合机组能力和产品大纲判断能否满足用户需求,超出范围和能力的则无法生产。
今年以来,在合同订单不饱满、产能释放不足的情况下,再沿用标准流程模式显然不合适。冷轧厂通过综合研判,将询单管理的审定权限提升,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负责制提升为厂部领导负责制,以更高的站位和角度,综合审视用户需求,努力抓住新的合同商机,向“从来没做过”发起挑战。
前不久,有家复工复产的汽车板用户向宝钢股份提出了一种冷轧钢板的采购需求,产品不在产品大纲之列,机组也不具备该品种生产能力。冷轧厂领导审时度势,拍板拿下这个认证合同。在营销中心、制造部、热轧厂等厂、部的大力支持下,各道工序充分挖掘机组潜力并相互紧密配合,以超常规的生产节奏和能力突破,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合同,为争取用户奠定了基础。同时,冷轧厂也积累了新的生产经验,提升了技术和机组能力。
逼 以“用户预警”倒逼改进
在冷轧厂面对市场服务环节,有个“用户预警”的特殊机制。根据产品在用户使用时产生的反馈,依照用户属性、抱怨频度、抱怨程度等情况确立“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的应对方案和响应。今年上半年以来,“用户预警机制”被频繁启动,难道是冷轧厂质量问题多了?
其实不然,频繁启动预警是冷轧厂主动作为的结果。冷轧厂认为,受疫情影响,针对新老用户的技术服务不能像以往那样与用户直接面对面,用户的抱怨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不仅影响用户感受,还可能让问题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不利于对市场和用户的维护。为此,冷轧厂提高“用户预警机制”敏感度,调整预警点和等级,加快响应速度。疫情防控期间,他们频繁与用户通过电话或视频沟通,待疫情好转,立即到用户所在地开展服务。
以往很少启动的“红色预警”,今年以来就启动了两次。一家用户在开辟新的生产基地时,使用了冷轧厂生产的产品,该产品属于成熟产品,但用在新基地却出现小瑕疵。虽不影响使用,但接到抱怨的冷轧厂综合判断对用户的影响,立即启动红色预警,由厂部领导带队赶赴用户处沟通。回来后着手从细微环节整改,并告知用户整改情况。随后再没发生类似问题,获得用户认可。
围围绕用户需求再审视
在以往的生产管理中,冷轧厂每月都会对“四新”合同进行一次评审。“四新”指的是新用户、新用途、新要求、新规格,凡是涉及此类的合同,月度一次评审雷打不动,目的是通过梳理和评审,掌握用户需求,有的放矢组织生产。
这样的模式,在市场合同资源正常的情况下能管控四新合同的风险。但在上半年,受合同资源不足的客观因素影响,合同的接订时间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用户紧急增订或阶段性加订的合同,如果仅靠每月一次评审,可能会疏忽、遗漏额外需求。冷轧厂抓住这一改进点,变每月一次评审为每月5号、10号和月底开展三次评审。频度的改变缩短了对用户需求响应的时间,精准满足了用户需求。
在5月上旬的一次评审中,冷轧厂发现一批出口合同出现了异常增量。冷轧厂生产技术人员通过评审研判,感觉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增量,需要更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于是,在营销中心和海外子公司的支持下,通过与这家国外用户沟通,详细了解了产品加工用途。在此基础上,冷轧厂制定了更加优化的生产组织方案和用辊方案,既控制了厂内加工成本,又满足了用户需求。用户用起来很顺手,对细致的服务和负责任的态度表示感谢和赞许。 张 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