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钢铁企业积极恢复生产的同时,远在新疆的人民解放军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建起了一座新钢厂。
1950年,时任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王震将军号召军区指战员节衣缩食、积累资金筹建钢铁厂,促进新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长远发展。他在军人干部大会上,脱下了自己的军衣和军帽,带头捐献。他的躬身力行深深地打动了广大指战员,大家从有限的津贴、伙食费和服装费中节省开支,每人每天节约半斤粮食以及菜薪,两年内每人少领一套军服,每套军装上不做领子和口袋,省下每一分钱用于钢厂的建设。
1951年1月,新疆军区后勤部钢铁厂筹备组成立,王震兼任筹备组组长。他派秘书张重带着写给上海市市长陈毅的亲笔信,联系办理建设钢铁厂的事宜。
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非常支持新疆的工业建设,决定将上海益华钢铁厂闲置的全套设备有偿转让给新疆军区,并动员该厂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新疆,还帮助聘请了炼钢专家余铭钰。上海市将上海新慎昌机器厂、范元记模型厂、练成机器厂、美新工具厂也一并转让给新疆军区。
9月14日,王震、余铭钰、黄沙、杨一青等钢厂筹备组成员来到距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西38公里的头屯河勘察,确定将头屯河东岸的一个苏联援建的飞机装配厂旧址作为厂址。9月16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此挥下第一镐,包括炼铁、炼钢、轧钢及其配套项目在内的第一期建设工程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上海到新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从上海益华钢铁厂拆卸的机械设备,一部分装火车运到西安,再改用汽车运到新疆。因受兰新公路桥梁限制,一些特大型的设备,用火车经满洲里,绕道西伯利亚,运到霍尔果斯口岸,几经周折后再运到头屯河畔。
1952年4月25日,31.3立方米高炉点火开炉。当飞溅着火花的铁水奔流而出时,整个车间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4月28日,1吨空气侧吹转炉炼出第一炉钢。5月30日,300/250毫米、180毫米两套轧钢机轧出第一批钢材,新疆第一座钢铁联合企业———新疆军区后勤部钢铁厂正式投入生产。
1952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后勤部钢铁厂与新疆军区军工部合并,定名“新疆军区八一钢铁总厂”。1953年1月,参加建设的指战员集体转业,钢铁厂移交新疆工业厅,定名“新疆八一钢铁厂”(简称“八钢”)。
八钢的建成,为国家后来出台的“三大、五中、十八小”钢铁发展规划中的“十八小”方案提供了有益借鉴。
建成一座钢厂不易,管理好一座钢厂更难。时任八钢厂长的黄沙就面临着这道难题。他一方面依靠技术人员研发新工艺,克服设备上的缺陷;一方面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工作。新疆地域广阔,要解决运输问题,当时主要靠汽车。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伊敏诺夫找到黄沙,要求八钢生产汽车板簧,满足自治区的需要。黄沙临危受命,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板簧钢采用的是合金钢,而当时的八钢只能生产普碳钢。黄沙,这位学化工的延安老兵和“土专家”,把配准合金钢比喻为“炒菜加胡椒面”。他尊重科学,一步一个脚印,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先后炼出了55Si 2M n与60Si 2M n合金钢。职工们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加工生产,最终成功生产出汽车板簧。尔后,八钢又相继开发出农用机耕犁铧片、拖拉机履带板和汽车后轴套管用钢等易耗件。这些新产品,不仅成了八钢的“摇钱树”,还有力地支援了新疆的工农业建设,也促进了八钢在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进步。 (未完待续)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