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行业都有各自的节日。虽然我是一名宝武退休员工,但是2008年以后,每当教师节来临,我的手机里还会收到教师节的问候和祝福。想来又惭愧又骄傲,单位员工培训曾经是我负责的工作内容之一,就常有同事打趣,喊我“马老师”。值教师节之际,曾经的培训画面又在脑海浮现。
2008年7月到8月,我在员工培训学校当了整整一个月的“马老师”。那年6月下旬,在鄂州的一所大专院校里,56名应届毕业生经过初步选拔被招收到我们厂,他们是企业用工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招收的第一批新员工,全是男孩子,平均年龄23岁不到。他们要集中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充实到生产单元不同岗位,而我就是这一个月培训工作的负责人。
其实我的工作可以很简单,只要点点名,遇到特殊情况向厂部反映就行。但是一接到任务,很多问题就在我脑海萦绕:如何让学员学习、知晓更多岗位知识,分配到岗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内容?如何让这一个月的学习生活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在我看来,第一次见面的开场白尤为重要。面对讲台下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一双双对未来充满向往的眼睛,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他们的大姐,给他们讲了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企业的发展历史、长远规划、文化建设等各方面情况,还有武汉的风土人情……我独自讲了一个上午,台下没有人分心走神,期望中严肃认真又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达到了!
从第二天正式上课开始,我每天都比学员提前到教室,先打开空调降温,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讲课内容。对授课老师进行简单介绍后,学员们在教室里安静听讲,我在后排座位上,思考如何为学员制定“学习套餐”,巩固所学内容。培训当然以学为本,时常课堂提问、抽查学习情况、课堂笔记每周评选,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课余活动内容设计方面,我也动足了脑筋。我结合大家的爱好,制定了一些动静相宜的活动,力求学生参与面广、安全健康、投入少。本着这些原则,我的一系列活动方案出台了,先征求班委的意见,得到了热烈响应,于是接下来课余活动周周有重点,每天都有新内容———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征文比赛、辩论赛,活动中也发掘了有特长的人。
那段时间,“午间闲聊”活动受到学员热捧。每天午休一个小时后,两到三位同学轮流登台演讲十多分钟,不拘主题,聊个人、聊家乡、聊朋友、聊今后打算……一个月下来,人人都上台敞开过心扉,很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双休日,我带着他们自发组织去游东湖、登磨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品尝武汉风味小吃,还邀请他们到家里来,爱人陪他们一起喝点酒(我爱人也在同一个单位),介绍更多他们想了解的情况。培训班的活动接近尾声时,有电视台记者前来做宣传报道,我把学生代表推在镜头前,自己有意躲在镜头外,多给学生展现的机会。
在如期顺利完成所有岗前培训内容后,他们走到了不同的生产岗位,我也结束了一个月的教师生活,重新开始以前的工作。那年教师节,我收到了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后来,很多学员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成长为生产骨干、劳动模范、科技小能手、优秀青年标兵,文体活动中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经过几年积累,不少人在武汉买房、结婚生子,成了乡里乡亲羡慕的对象。
老师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我时常在心里默默感恩那些曾经教育影响过我的老师、前辈,也效仿他们去帮助影响年轻人,在他们人生的某个关键时期,有幸成为他们口里的“良师益友”。那段“客串”当老师的经历,成为我职业生涯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