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的韶钢厂区
20世纪70年代末的重钢,在外国人眼中是怎样的?知名学者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这家年产30万吨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其中,一台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式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那位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指着机器上的出厂标板问厂长:“这是不是把年代搞错了?”有人断言:重钢再不进行技术改造来一次脱胎换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成为一堆废铁。
1982年至1994年,重钢投入巨资,对从炼铁到成品整个生产流程及配套设施进行新建和改建。到1994年,重钢已形成年产焦炭112万吨、生铁140万吨、钢150万吨、钢材134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1996年9月,重钢最后一座平炉关闭,在全国率先淘汰平炉炼钢工艺,实现了炼钢工艺由平炉向转炉、模铸向连铸的转换。
1980年起,韶钢先后自筹资金进行改建扩建。至1997年,韶钢已具备年产钢100万吨的能力。
1995年,韶钢开始进入大变革的阶段,作为配套技改项目的轧钢站和炼铁站电气集中系统工程正式立项。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的工人发明家罗东元,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钻研高、新、尖技术,完成设计、施工,最终使工程顺利投入使用。他设计的韶钢最大的铁路运输主站场———工厂站,被专家誉为“韶钢模式”。为了满足高炉、大烧结、大焦炉、大电炉、大转炉、宽板、高线工程对铁路运输的需求,罗东元又投入到工程量更大的多项工程设计。他发明的“公路铁路联锁式”新型无人看守全自动报警系统,是国内首创的一项全新技术。
改革开放初期,鄂钢抓住机遇建设了二炼钢和2号高炉,完成了第一次升级改造,实现了从地方小型钢铁厂跨入中型钢铁厂行列的飞跃。
当时,刚刚技校毕业、年仅20岁的陈敏明被抽调到二炼钢,专门负责连铸设备安装,与这个鄂钢尚未涉足的领域打交道,啃起了“硬骨头”。
在衡阳冶金机械制造厂跟班学习时,陈敏明摸索着设备的复杂构件和各种性能;在上钢一厂参与连铸机设备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中,他领会和掌握了全套设备维护维修的要诀。
在鄂钢第一台连铸机安装中,陈敏明带领一班人,仅凭图纸和少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点,经常干到三更半夜,甚至在梦里,也是反复地拆卸、组装设备。他声言自己年轻、单身,没有牵挂,只要手一挥,就能立马上。经过70多天的奋战,他与同伴提前10天完成了连铸机安装任务。这是鄂钢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连铸机安装。
在随后的几年中,陈敏明把梦想融入了鄂钢寻求快速发展的美好蓝图中:1993年,鄂钢实现了年产40万吨材、50万吨钢、60万吨铁目标;1998年,实现钢年产量超百万吨,正式跨入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行列;2003年,年产钢迈上200万吨的新台阶。鄂钢生产的特钢产品被应用于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 (未完待续)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