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风华正茂;辉煌成就,久久为功。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讲百年初心担强国使命”红色故事征集活动。
经评审,第一阶段各奖项优秀作品出炉。本版开设“回望红色征程焕发强国力量”栏目,每期推出部分获奖作品,引导激励全体宝武人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进模范,勇担使命、奋发有为,为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而不懈努力!
“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各项工作争一流!”立足“三争”精神,武钢成功引进“一米七”工程,克服困难,书写了中国钢铁工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秉承“三争”精神,武钢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传承“三争”精神,在宝武联合重组的新时代,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引进-消化-创新-提高”的新局面。
“三争”精神
在轧制“争气钢”的压力下孕育
上世纪70年代,中国钢铁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为了尽快改变中国钢铁工业落后面貌,跟上世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步伐,党中央决定,从西方引进重大投资项目“一米七”工程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并落户武钢。
所谓“一米七”工程,是指轧钢机的轧辊有效长度为1700毫米,产品钢板最大宽度为1550毫米。产品可归纳为“六板一片”,即汽车板、自行车带钢、镀锌板、镀锡板、船板、普通板和硅钢片,都是国家急需物资。
在当时引进的一批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中,“一米七”工程身价最高,备受瞩目和期待。1974年9月7日,“一米七”工程破土动工。
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中国兴建的这座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从设备到工艺保留着50年代初苏联钢铁行业的特点,现在又引进现代西方技术的“一米七”工程,武钢能否熟练地驾驭这些洋设备,迅速消化和运用新工艺,对刚刚走出文革阴影的武钢人来说,是相当严峻的考验。
引进前夕,国外就有人预言,“中国可以引进技术,但引进不了人才,驾驭不了这套现代化设备”。这种预言并不是空穴来风。当时,厂里青工居多,因文革耽误学业而造成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全厂见过热连轧轧机的人数也不多,只有从老厂调来到日本学习仅半年的64名同志担起了技术骨干的重任。
是被外国专家的预言所吓倒,还是顶住压力轧出争气钢,成为摆在全厂职工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厂党委坚定提出“苦学攀高峰,实干创大业,为了现代化,实现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全厂掀起了以“百日拉练”为中心内容的岗位练兵热潮,举行了“一口答的对,一手摸的准”等一系列模拟实战演习。
在十分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全厂职工住席棚、睡地铺、点油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补文化,钻技术,勤学苦练,通过挂牌操作、挂图轧钢的现场比武,加热的“十八勇士”、粗轧的十位“精兵”、精轧的十名“种子选手”、卷取的十员“虎将”脱颖而出,为一次试轧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1978年12月12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关注下,“一米七”工程一次试轧成功的目标圆满实现。
“三争”精神
在重重挑战的困境中确立
当庆祝投产的喜悦渐渐褪去后,一个又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摆在了武钢人的面前。1979年9月,合同期满。一位日本专家回国前在黑板上画下了两条曲线,断言他们走后,“一米七”的生产力不断下降,最终将变成一堆废铁!在临行前,日方用了三天三夜,烧毁了“一米七”的所有材料。这条“Λ”形曲线,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热轧厂全体职工的心头。
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跟不上现代化生产节奏的矛盾,逐步地暴露出来。“洋轧机只吃面包,不吃大米饭。”引进的计算机数学模型,只认进口的钢坯。
1980年7月1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专程来“一米七”视察,他挥动着有力的手势说:“我们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但光跟在别人后边不行,要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志气。”
于是,“争气!争光!争一流!”武钢人发出了响亮的口号,决心当好钢铁先锋,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十里钢城,百里矿山,掀起了岗位练兵和科技攻关的热潮。夜校灯火辉煌,图书馆天天爆满。
针对洋轧机的“怪胃口”,以刘介、曾呈校为代表的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改造了“洋数模”,结束了一米七轧机不能轧国产钢坯的历史。计控厂老工人刘渝兴带领攻关小组,大胆改进从德国引进的转炉煤气回收取样分析系统,其发明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使武钢首次出现了专利技术反转让。他的两项发明专利,在第44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双双荣获金奖。
1985年年底,“一米七”终于达到核定设计水平。武钢不仅消化吸收了“一米七”的200多项专利,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获得3项国家发明奖。
为充分发挥“一米七”的功能,武钢又自筹资金,实施改旧换新的“四同步会战”,成功地完成了老厂改造和新厂配套建设,让五十年代的生产装备与八十年代顺利接轨。
曾预言“一米七”要变成废铁的日本专家,重来武钢参观后说:“变化之大,进步之快,令人惊讶!”
“三争”精神
在“学用改创”的进程中传承
“一米七”工程投产至今已经43年。43年来,“三争”精神犹如嘹亮的冲锋号,激励着一代代武钢人扎根岗位、钢铁报国,创造出不胜枚举、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取得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转炉复合吹炼技术”攻关项目获“七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大型板坯连铸机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铁路耐大气腐蚀钢”项目获“七五”国家科技攻关奖;“硅钢系列新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出高磁感纯铁,成功地用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国家攻关奖励;“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米七轧机新技术开发与创新,凝结着武钢人奋发进取的心血和智慧,获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称赞“武钢避免了老系统拖跨新系统的危险命运,开辟了新系统带动老系统的探索之路”“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引进-消化-创新-提高’的新局面”。
43年里,热轧成为人才摇篮,涌现出“设备神医”陈永钊、国家级技能大师宋文田、“钢城保尔”刘杰、“精神富翁”黄四清、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夏伟、“钢铁奥赛状元”巴尚忠、蔡斌,及全国钳工状元雷敏、全国技术能手施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行业领军人物。
经过四十年的风雨淬炼,“三争”精神越发厚重和丰韵。在宝武整合融合的进程中,它被写入《宝钢人的知与行》,已经成为宝钢股份全体职工共同的精神财富。
四十年,正青春。武钢人始终秉承“争气!争光!争一流!”精神,自加压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瞄准城市化钢厂建设目标,发挥宝武协同作用,不断优化产线分工,放大品种优势,加快推进集中一贯制改革,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武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