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2015年毕业于太原外国语学校,虽然离开母校已有些年月,但在儿子心中,始终有一个绕不开的母校情结。
2017年,儿子在上大二时,写下了“你是我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来怀念母校。六年来,每年的寒暑假开学之际,儿子都会去母校看望他的“马叔”(高中班主任)。对于马老师,他从未称呼过老师,偶尔跟我聊起来,都是直呼“马叔”“老马”,一脸的自豪与崇拜。“马叔”亦师亦友,成为儿子成长路上的灯塔。“马叔”不仅负责孩子们的学习,还兼管生活、思想问题,高考完就劝儿子及班里的几个学生:大学期间一定要找个女朋友,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儿子竟然也照做了,可对我的苦口良言他从来都是充耳不闻。
今年暑假重回母校,“马叔”请他吃教师工作餐,谈论他刚接管的新一届高一新生。“马叔”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知道得更多、家长更焦虑,老师也得不断学习,不然跟不上孩子们的节奏。“马叔”还带他参观新建的校区,去新家喝茶,介绍当前学校周边的房价。
让儿子引以为荣的不仅是母校的老师,还有他的同学。他们班的保送生在那一年将近一半多,其中不乏985、211高校,还有很多名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校、老师和同学,儿子才能在高考失利、理想和现实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成功逆袭,写下“学校不行无所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里安静苦读三年,自律、顽强、坚持,在大四上学期提前保送研究生,最终跨入自己理想的学府。
不论将来能走多远能飞多高,这份情怀终将是他一生无形的财富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