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姜世勇,太钢技术中心副研究员。
得知自己主导研发的无取向硅钢终于用在白鹤滩项目时,姜世勇还是不自觉红了眼眶。“这十年,很值。”姜世勇说起话来云淡风轻,前额和鬓角的白发却不由分说地讲述着他十多年来付诸产品研发的心血。
1998年,姜世勇大学毕业来到太钢技术中心。一直以来,中低牌号硅钢的表面纵条纹成为困扰公司的生产难题。2006年,姜世勇主动担当,凭着执着和钻研,彻底解决了这个“疑难杂症”,还申请了国家专利。2009年,姜世勇接手了一个更大的项目,国家重大工程———三峡巨型水电用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开发工作。虽然太钢的高牌号硅钢开发在国内是最早的,但三峡工程的要求非常严苛,十几个指标当中有三四个指标都是全球领先,很多国外企业都放弃了竞标。姜世勇不怕难,从接手这个项目开始,工作几乎就成了两点一线,要么泡在试验室,要么就一头扎进生产现场。
那时,大家对这种无取向硅钢认识不深,现场退火时偏向大张力。经过摸索研究,姜世勇认为,要炼好三峡项目要求的这个钢种,特别需要小张力。姜世勇的坚持和他对问题的独到看法,最终征服了大家。厂里为此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对现场提出工序要求,组织推进。每一批轧制,姜世勇都要到现场和操作人员一起控制好参数。整整熬了三年时间,他的研发最终取得成功,经市场验证,实物综合质量领先国内同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白鹤滩项目是世界超级工程,太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协调推进。2020年,通过公司上下不懈努力,太钢的无取向硅钢终于首次实现了在白鹤滩百万千瓦巨型水电机组上的批量应用,提高了太钢硅钢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
姚旭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