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疫,我们一定会赢!家的核心习俗“吃讲聚”外婆的棉纺车在春天里盼望春天  生活应“怡然自得”养猪窗绘画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82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4-01

外婆的棉纺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蒋道荣

我的故乡位于安徽省巢湖烔炀镇,是江淮千年古镇。烔炀镇盛产棉花、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棉花是主要经济来源。棉花种植很辛苦,要点棉籽、盖塑膜、移栽棉苗,还要多浇水、勤施肥、常锄草、喷农药、摘杆尖……经过一系列精心而艰辛的劳作,棉桃不久就会粉嘟嘟地开花了。

收棉花时,我们小孩子也加入全家摘棉花的劳作中。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边摘棉花边说着话,充分享受田园劳动的快乐。家人将棉花收回家晒干后,自留一部分棉花脱籽取絮,用来纺纱、织布,给全家添衣置被。外婆有一台老式木质纺棉机,手柄由于长期摩挲变得油光铮亮。一到农闲,外婆先把去籽的棉花弹松,然后摇转纺车,边摇边把棉条子的纤维抽出来。外婆左手捻着棉条一上一下地拉长成线,一边摇一边嘴里还哼着庐剧《秦雪梅观画》,和着纺棉车“吱吱呀呀”的响声,仿佛一曲优美的交响乐,也像是一幅美妙的画。纱锭越来越大,最后成为玉米般的白纺锤———两头尖尖中间鼓。

那时候的我很顽劣,经常和老表将外婆的纺锤当成手榴弹向对方投掷,厮杀中纺锤一个个散架,变成一地乱线。外婆心疼地站起来阻止:“小调皮,这些可不是手榴弹,是我们一家的生命线哦!”事实的确如此,外婆每天都要忙到深更半夜才休息,把纺的越来越多的纱线送到织布老农那里织成老布。父亲随祖父将老土布运到芜湖售卖,一时生意不错,赚些钱补贴家用。后来我们家织布生意越做越大,父亲在老家盖了一间大瓦屋。纺线除了卖钱外,我们全家的衣服都是靠外婆纺纱织成的土布做的。我们不再觉得寒冷,度过了艰难岁月,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全身暖洋洋的。

时光荏苒,一晃60年过去,外婆早已作古。外婆的纺纱车也成为我家的老古董,是我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是我念念不忘的美丽乡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