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再忆“855·9          ”钢城发展新画卷远去的江轮粉黛秋天 活在当下跑出老年“精气神”走进墨脱“八哥”的故事书法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77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0-21

春华秋实 再忆“855·9 ”

远方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年四季,惟春秋令我神往。春天充满生机,给万物带来希望。秋季五谷垂成,更有天道酬勤、玉汝于成的喜悦。

我钟情于春秋,是因为春秋之于我有着独特的意义。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春天的眷顾。春暖花开时我实现了“小升初”的跨越,春耕播种时我奔向广阔天地,春雷响起时我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春风拂面时我加入了改革开放后我国首个引进项目的建设大军。

我爱秋季,源于恰逢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成投产。

时钟拨回37年前。

1982年,注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特殊的记忆。那一年初春,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宝山钢铁总厂能源部。

彼时的宝钢,刚经历了停建、缓建,开始续建。现场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甚至没有交通工具。从办公室到建设工地,最近也有两公里的路程,交通基本靠走。我和老同志们一样毫无怨言,用脚步丈量着与世界钢铁工业的差距,每天奔波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风里来雨里去,在东海之滨的滩涂上留下了辛勤的汗水与深深的足迹。有时候,两个馒头就能瞬间满血、充满活力。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宝钢创业史上诸多难以忘怀的第一次,都诞生在能源系统,而这些“第一次”,有幸都让我赶上了。

1982年4月25日,宝钢受电变电所受电成功投入运行,这是宝钢首个建成投产的枢纽变电站,在宝钢工程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宝钢从基本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准备阶段。紧随其后,中央变电所投运,4月28日能源中心(电力台)投入运行。宝钢能源中心集水、电、风、气(汽)17种能源介质管控于一体,是当时全世界钢铁行业中规模最大、能源介质种类最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能源管控中心。宝钢三期工程投产后,能源中心的规模相当于一座大型城市的能源消耗总量。由于能源中心的特殊地位,投产之初的几年均由武警把守,所有人员须持特殊通行证方能进入。在宝钢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前,能源中心密集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和社会团体前来参观、考察。

1985年1月,宝钢第一座现代化多水种中央水处理厂竣工投产,可满足宝钢一、二期工程的生产及生活用水需求。同年4月,四座大型干式煤气柜建成交付使用。5月,焦炉煤气通气作业一次成功,正式向全厂提供动力煤气燃料。能源部就此进入全面生产阶段,也标志着宝钢一期工程投产进入倒计时。

1985年9月,宝钢长江引水工程开始蓄水,库容量为1200万立方米、日取水能力达363万立方米的宝钢水库建成。能源人亦不负众望,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独创的“避咸蓄淡”“避污取清”“避峰取谷”长江取水操作法,使宝钢的原水资源始终处于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状态中,不仅满足了自身用水需求,每当枯水咸潮季节,宝钢水库还能为一坝之隔的陈行水库提供优质原水,有效缓解市政用水的紧缺。宝钢水库利用生物养殖技术形成水质净化生态链,破解了大型水库藻类繁殖、水体富营养化的难题,使宝钢水库成为东海之滨的一颗耀眼明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985年9月15日,秋高气爽,随着宝钢一号高炉的点火,一座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山钢铁总厂横空出世、正式投产,史称“85·9”。从此,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这一天,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今,37年过去,当年初出茅庐的青春小伙,早已两鬓斑白、老气横秋。但每当回忆起“85·9”,内心之感慨依然溢于言表……

我爱春秋,其实更爱春天的耕耘、秋季的收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