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感受海阔天空宏伟工程的“真心英雄”一键发奖,激发职工活力实现精益管理降本新突破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85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25

走出去,感受海阔天空

--宝武干部员工对标找差启示录(八)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宝武提出,“要以子公司对标找差实践促进宝武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对标找差”是促进宝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宝武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市场形势日益严峻的态势下,拓展视野谋发展、眼睛向内抓变革的有力举措。

各子公司干部员工在对标找差行动中,有怎样的直观感受?在学标杆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对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本版推出“对标找差启示录”栏目,请干部员工谈谈对标找差的实践体会。通过学习和实践,为助力宝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贡献。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宝钢股份梅钢公司企划部运营改善经理徐 波

征程万里风正劲,策马扬鞭向何方?放眼新时代、举目观发展,可谓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同在省会南京的南钢,一直是梅钢首选的对标对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南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是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A+级企业(最高等级)。面对这样的优秀同行,我们要敢于对标找差,敢于追赶超越,因为“对标找差”是宝钢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为此,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与南钢对标交流了绩效体系设计、管理变革、体系管理、风险管理、智慧制造、预算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现场参观了南钢金润智造制造厂和智慧中心。

令我们深受触动的是南钢事业部制改革,让四个事业部成为真正的“模拟法人”的经营主体,为全员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知不足,然后能自反。梅钢在推行模拟经营机制变革中,大胆借鉴了南钢事业部制“简政放权”的做法,充分放权,赋予生产厂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模拟经营单元自治自律,并成长为“独立经营体”。同时为了做到“责权利”统一,按照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原则,避免各职能部门与生产厂承受的权力、利益、义务和职责不一致,出现脱节、错位、不平衡现象,树立公司管“总”、生产厂管“细”的工作理念,公司职能部门抓“管理服务”、生产厂抓“生产经营”,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达成。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企业,哪怕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将这些长处、优点吸取过来,就能充实自己,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我们必须鼓足奋勇争先的精气神,聚焦“研发引领、深耕市场、精调结构、极致降本”的十六字经营方针,扎扎实实开展全面对标找差,扬长补短、稳步提升,加快推动梅钢“打造国内第一热轧精品基地”的事业阔步向前。

要有正视差距的态度和措施

中南钢铁中南股份炼钢厂一炼钢作业区精炼工梁森泉

中南钢铁开展创新联盟互学互鉴活动以来,为包括中南股份在内的三大生产基地展示职工创新成果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成为我们很好的学习平台。毕竟,在本单位内部学习对标只是一方面,还应海纳百川,学习更多的同行经验。

在创新联盟的职工创新成果中,我们学习到重庆钢铁的《降低双精炼钛微合金化钢种钛铁消耗》项目,材料中对影响钛合金收得率的因素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达到降低钛合金消耗的目的。学习后,让我联想到中南股份Q345C钢也需要在LF炉处理时加钛合金,虽然工艺路径和重庆钢铁不一样,他们属于双精炼,走LF+RH工艺,而我们则是单精炼,只走LF炉,但是可以借鉴他们的分析过程,得到一些启示,结合实际加以改善。

学习借鉴这个创新成果前,我们班组在处理Q345C钢时,LF炉加钛铁的平均收得率为74%,通过学习,针对影响钛铁收得率的几个因素,分别做了对应的操作优化,以减少钛铁的损耗;过程中,我们不断控制精细化,让生产平稳顺行,尽力降低生产消耗。钛铁收得率提高到80%。

通过对标找差挖潜,我们的钛铁收得率有了明显的突破,缩小了与优秀同行的差距。在此过程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要想改进工作,促进指标进步,实现降本增效,需要有正视差距的态度和勇气,有持续改进的措施和方法。我们目前还在分析总结,继续对标找差,寻找可继续改善的地方,一步一步尽快完善,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好经验让我们茅塞顿开

太钢型材事业部安全生产室技术管理宿晋峰

我负责事业部轧制类特钢的工艺技术管理。根据事业部对标找差工作安排,我于2022年9月份走访了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学习了淮钢四轧厂轧制生产线的技术控制要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对标学习该生产线轧制的某个特钢产品,此产品正是我事业部重点战略产品。我从现场的学习中对冶炼、连铸、加热到轧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到后期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中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质量水平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前期对用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产品的超探质量不稳定,易集中出现在某一炉中,而淮钢的产品质量一向稳定,整体探伤不合率也较低。针对这一急需攻破的难题,我们与对方的技术人员共同梳理了工艺流程,交换了各自的生产经验,进一步思考,从而顺藤摸瓜,逐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经了解,淮钢为保证质量,该类产品的原料切头尾均在3毫米以上,这一切割余量是我们三倍,主要是为应对钢水中氢含量高的情况,淮钢在前期生产中曾出现批量质量问题,经过摸索、论证,他们形成了现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产品出厂前探伤合格率基本接近100%。

回到单位后,型材事业部立即将此次走访中了解到的所有内容列为改进计划,经过与制造部、上工序沟通协调,将先进经验尽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钢水中氢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近5个月该产品探伤合格率均稳定在99.5%以上,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今年一季度,我公司销售的该特钢产品超出预算,同时带动了其它同类产品的合同签订,市场占有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这次改善获益中我深刻感受到,对标找差是实现工作进步的有效途径,下一步,不论是在技术管理上,还是在成本控制、生产组织中,我将继续开展工作对标,从兄弟单位中学习先进经验,将持续改进提升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为事业部经营绩效、核心竞争力提升贡献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