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过古稀的老伴在家忙着拆毛线、织毛衣。我表示不理解,现在家里羊毛衫、羊绒衫多的是,何苦自己动手?妻子笑着说,这毛线常翻常新,我喜欢穿。望着妻子手中玫瑰红的毛线,我思绪万千。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与妻子确定恋爱关系后,按照家乡传统习俗,需要送点彩礼。当时我在海军通信学院学习,在学院的军人服务社挑选玫瑰红毛线。阿姨热情地对我说,定亲毛线要买二斤,成双成对啊!可当时一斤毛线18元,我身上只有30元,只能买得起一斤半毛线。就这样,我把一斤半毛线邮寄回家,作为定亲彩礼。
四年后,我们结婚那天,妻子身上的玫瑰红毛衣绚丽夺目。一年后,我们有了一个宝贝女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毛线是贵重物品。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妻子便把那件毛衣拆了,给女儿织了一套毛衣毛裤。岁月如梭,本世纪初,妻子单位组织捐衣捐物,她在收拾家里旧衣物时,发现了女儿小时候的那套毛衣裤。她如获至宝,将其他旧衣服全捐了,唯独留下了这套毛衣裤。几天后,她将毛衣裤拆了后清洗晒干,又开始织起了毛衣。她一边织一边念叨,以前买的毛线质量就是好,不褪色不掉绒。我听到后忙问,这次又是给谁织毛衣?妻子爽朗地回答,物归原主啊!在后来几年里,单位组织活动或者出去旅游时,妻子总爱穿上那件玫瑰红毛衣。
转眼间,我俩已退休十多年,妻子身体有点发福,以前的衣服都偏小了,那件毛衣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她又将毛衣拆了,改成一件马甲。我感慨道,当年如果买得起二斤毛线该多好,现在就可以织成一件完整的毛衣。真是:风雨同舟五十载,毛线情愫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