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的力量推动创新花三百元解决十万元的事坚持“基地+平台”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3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7

以协同的力量推动创新

--“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最根本的力量来自基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基层创新,铸就了宝武做强做优的深厚底蕴和扎实基础。

新时代新使命,面对宝武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宝武人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岗位上还有哪些创新潜力点?需要企业在基层创新文化培育上做什么?我们推出“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栏目,请宝武基层科技战线的创新能手、专业带头人等畅谈投入创新实践的思考、打算和做法,促进一线创新蓬勃开展。

创新,要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中南钢铁鄂城钢铁炼铁厂

焦化工序炼焦车间首席操作黄先敏

焦炉调温工作直接影响着焦炭的质量,而焦炭质量直接关系到铁成本的高低。我们通过和先进企业对标,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是明显的,基于鄂钢的实际,我带领团队认真制定赶超措施,坚持眼睛向内,努力把焦化生产内部工作按工艺要求做到“零缺陷”。岗位创新,既能解决生产问题,又能够为生产创造效益。

作为一名首席操作,我觉得搞创新首先要有团队精神,所有创新工作的开展,要靠团队去实现,要团结凝聚好每一个热爱创新的职工,积极投身实践,用群智的创造力来实现创新。其次要有奉献精神,要甘于吃苦,乐于追求一流创新技术水平,创造一流工作效率,让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大面积推广,从而推动一线生产效率提升。

近年来,我带领团队实施的《避免变送器进水的改进》项目获得公司创新成果鼓励奖;《降低炼焦耗热量》项目获得公司创新成果二等奖,累计节约生产成本300余万元。还有自制简易煤气水封,解决了困扰焦炉加热多年的难题,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创新小发明,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效果非常显著。

一系列的岗位创新成果,让我很有成就感。创新不分岗位,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花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学习,从岗位上找课题,去实践论证,解决技术瓶颈,就一定能有所收获。下一步,我会继续对照同行业先进指标,在车间班组之间开展岗位创新劳动竞赛,发动职工都参与进来,多出一些创新成果,为生产经营加油助力。

保持岗位创新的激情

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机械设备首席点检杨建林

创新是宝武的基因,是永葆基业长青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冷轧焊机设备点检岗位的员工,我深知岗位创新的着力点在于深入挖掘岗位本身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改进。

在我所管辖的设备中,有二十多年前就一直投入使用到现在的老旧设备,也有近几年刚投用的先进设备。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设备,创新改进的方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以冷轧1420工场酸连轧激光焊机为例,该设备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洗礼。从使用寿命来说,它已经进入了暮年。然而,通过针对性的创新改进,这台设备却依然保持着壮年的状态。其中,液压系统老化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改进焊机液压系统油箱油位的检测控制方法入手,将油温和油位结合,精准地检测油位的实际变化趋势,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渗”的迹象。其次,对液压系统无法点检且有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设计增加了引流检测装置,实现了快速找到“渗”的目标。最后,根据不同位置的特点预制作了液压软管和多通接头等部件,方便及时处理“渗”,最终彻底消除了“喷”的问题。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改进措施不仅实现了老旧设备状态的持续稳定,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对于新投用的设备,创新改进则更多地体现在挖掘潜能、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上。以2023年的焊机设备为例,焊缝的智能判断训练成为我们创新改进的新方向。全自动焊接智慧判断放行是我们的阶段性目标。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化算法,我们不断提升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了更高效、更精准的焊接作业。

岗位创新改进无大小之分,往往一个日常的小行为就能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改进方案。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对创新的热情和追求。

作为一线员工,我们不仅要有一颗钢铁报国的初心,更要有一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我们要立足岗位、放眼全局,深入挖掘岗位创新潜力,为宝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岗位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

宝钢金属技术中心

镁合金产品研发主任研究员徐玉棱

我与镁结缘是从2014年在德国国家镁创新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算起来与镁打交道也有10年的时间了。在过去十几年学习和研发中,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个人觉得要取得创新成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前人积累的经验、知识、理论、机理等基础上去实践,探索实现知行合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其中包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金属镁作为目前中国唯一能自主可控的金属资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对轻量化需求的日趋迫切,镁合金作为密度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可以配合钢铁、铝合金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过去几十年国内外众多学者积累了大量的镁材料基础研发成果,也包括我国的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研发计划。随着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新技术的陆续突破,我们这批镁研发科技人员也迎来了最好的时机。2022年初,宝钢金属将公司使命全面升级为“打造中国镁业共创镁好世界”,努力成为全球镁产业引领者。同时,公司给我们这些镁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一方面,位于安徽青阳的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给镁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保证,另一方面,我们的研发成果可以在宝玛克巢湖基地落地开花,上海的镁及镁合金研究院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研发硬件基础。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不仅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安心专注于科技创新,也让我们看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在具备天时、地利的要素后,我们的创新工作更加离不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研发团队里,每个人都担负了不同的专业研发方向,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共同推进镁合金产品研发。

怎么取得研发的技术突破呢?我的经验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新产品研发,我有几点感悟。首先,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站在时代前端,顺应国家、时代需求,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并且要善于把握创新机遇。第二,人是创新的根本,一个人的智力是有限的,团队创新能量是无限的,团队协作是一个产品成功的前提。第三,知行合一是我一直信奉的格言,科研人员更应该夯实自己的专业、技术基础,不受限于传统思想,将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引入研发过程。最后创新路上总会遇到艰难险阻,将每一次遇到的困难作为垫脚石,坚定意志、顽强拼搏,以科学的价值观多思考,不断朝着真理迈进。

问题导向,解决“卡脖子”难题

欧冶工业品设备品类中心

智能装备部采购高级经理曹 平

发展需要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关键驱动。面对当前严峻的钢铁行业挑战,如何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更多价值,以科技创新助力宝武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

欧冶工业品以关键设备国产化为着力点,不断研讨技术新方案,为降低采购成本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为更好地策划和推进国产化工作,我们成立设备品类中心国产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首先,组织对已实施的多个项目进行后评估,从国产化替代设备的可靠性、性能指标、供应链安全、经济效益等维度综合分析,形成推广结论。其次,从“卡脖子”问题、国产化替代、供应保障三个维度全面梳理国产化清单,编制专题推进材料,形成每季度一次推进会、一份季报、一张记录表的“三个一”推进机制,引导全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近期,欧冶工业品与苏州汇川、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三方四个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聚合力携手共进促发展”主题共建活动,旨在以“四新”赋能供需采销两端,探索采销研一体化协同新渠道,持续推进低压变频器国产化工作。

目前,已梳理国产化清单项目30个,确定5个公司“四新三首”(“四新”即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三首”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应用创效项目,后续将逐步突破,加快创新工作推进力度,以科技创新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