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岗位都自带创新密码增强节约意识助力降本增效水电“珠峰”中的“万层饼”实施差异化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主井提升遇阻后……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4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4

每个人的岗位都自带创新密码

--“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最根本的力量来自基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基层创新,铸就了宝武做强做优的深厚底蕴和扎实基础。

新时代新使命,面对宝武发展道路上的新挑战,宝武人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岗位上还有哪些创新潜力点?需要企业在基层创新文化培育上做什么?我们推出“奋进宝武,创新有我”大家谈栏目,请宝武基层科技战线的创新能手、专业带头人等畅谈投入创新实践的思考、打算和做法,促进一线创新蓬勃开展。

实现个人与企业价值共创

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机械设备首席点检杨建林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方阵,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是宝武发展道路上迎接新挑战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制度,让员工成长有平台、创新有空间、努力有回报。这不仅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还能够推动钢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生产一线的设备人员,针对“稳设备运行、提检修效率、保生产质量”等工作,我们必须扎根现场,勇于创新实践。现场的问题点就是我们的改进点,只有深知生产工艺,把现场设备吃透,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创新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真正形成一批“接地气、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岗位创新之路。比如,在生产现场,一些关键进口备件有可能成为“卡脖子”的风险,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就要利用好工作室这个平台,激发各部门员工创新小组的“小细胞”,让创新的血液流淌起来,通过开展群众性创新工作,深化岗位创新,挖掘团队潜力,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现企业与个人的价值共创,共赴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发展之路。

在对标和成果转化中创新创效

中南钢铁中南股份炼钢厂一炼钢作业区精炼操作梁森泉

我是一名炼钢技师,在精炼岗位工作已有18年,通过团队和个人的努力,我在岗位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11项。

创新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营造的浓厚创新氛围以及工会搭建的自主管理等创新平台。近两年,中南钢铁成立了创新联盟,并积极推进员工创新成果在三个基地之间进行成果转化,更是极大激发了我们结合岗位进行创新的热情。

2023年,为保证HPB300钢在连铸顺利生产,我们采用过LF炉进行处理,主要目的是脱硫。该钢种过LF处理后,存在质量控制过剩,增加生产成本。在了解到重庆钢铁LF轻处理工艺应用技术后,我尝试把成果借鉴转化到转炉出钢过程脱硫,通过在出钢过程采取措施,以及控制氩气搅拌时间,可以把钢水硫脱控制到合格范围内,试验期间共降本74万元。

对于一线员工来说,能到先进同行生产现场看别人操作,是最容易找到差距和发现问题的;如果不能去现场学习,通过启发、思考、实践,也可以学习借鉴别人好的方法为自己所用。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同行尤其是集团内其它基地同工序先进技术,不断学习、借鉴、应用到本岗位或本区域来,努力改善、提升现场生产水平,实现成果转化、岗位创新,为企业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等作出积极贡献。

海纳百川务实创新

宝钢工程马钢设计院

钢铁事业部专业设计王海鹏

创新是宝武的基因,是我们永葆基业长青的力量源泉。创新的源泉是“思想”,而“思想”的来源是个人的知识储备,只有“走出去”,有足够多的见识,才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提炼出自己的技术成果。

我认为设计单位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一是紧跟国家战略方向(例如碳中和),充分了解本行业目前的前沿技术现状,依托公司具体的项目,结合内部专家、技术攻关组以及聘请的专家智囊团建议,进行重点攻关,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二是对于成熟的外部技术成果以引进吸收为主,针对性改进升级后应用到项目,转化为企业自身生产力;三是针对公司部分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和高校开展合作,以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劲头,不断苦练内功,以“献一计”为起点,坚持立足岗位,贴近实际,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务实创新,为中国宝武由“老大”变“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见微知著找灵感

新钢集团厚板事业部连铸作业区板坯二操作工陈雅雯

创新在哪里?答案就在现场,在无数个影响生产顺畅的“大小问题”中,只要每一个有担当的员工稍加留意,见微知著,总能找到创新的灵感。

就拿连铸作业区来说,各岗位员工结合现场状况,不断寻找问题点,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方坯台下切割工日常手工切割作业中,经常存在由于安全切割地点过于狭小进而导致员工站位不当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作业区在2号机台下北面延伸铺设钢板并加宽,制作楼梯,员工切割作业有站位地点,便捷且安全。再比如,有员工反映1号机套油缸底座不安全,容易晃动,于是作业区派人对原底座进行拆除,改善为面积更大更牢固的底座,确保了安全,且提高了套油缸的效率。

岗位上的一个个小创造、小革新,看似“其貌不扬”,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项小改小革都解决了实际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正是有了这样的星星之火,企业创新才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