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激发创新活力班组有本“找茬”日记暖心服务获群众点赞图片集锦创新无止境蹚出冶金固废产品化新路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99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1-10

多管齐下激发创新活力

赵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中南钢铁重庆钢铁轧钢厂周亚平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创新工作室之一。近年来,工作室紧扣生产现场实际问题,围绕降低能耗、效率提升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赵高建,是宝武“金点子”“银牛奖”“岗位创新新人奖”等荣誉的获得者。为了让更多基层员工了解创新、懂得专利,他先后邀请多位创新达人进入班组进行专题讲解,用身边的例子和榜样带动更多人参与创新。在工作室的带动和帮助下,作业区多个班组打破了“0专利”困境。

一天,对讲机又“吵”起来了,“出钢节奏可不可以再快点?”“不行,再快只有我进去‘抱’钢坯了哦!”在这个产线效率提升的节骨眼上,赵高建在对讲机里听到两位同事的对话后心里一惊,马上前往操作室观察,发现在出钢节奏小于110秒的时候,加热炉确实存在生产瓶颈,对产线效率提升存在一定影响。于是,赵高建立即召集工作室相关成员成立“加热炉提速”攻关小组,梳理相关控制逻辑程序并分析讨论。经过小组成员的努力,发现了二级系统自动出钢时间不规范、出钢过程控制逻辑不合理、出钢机空载速度不匹配等问题。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成功解决了出钢速度慢的瓶颈问题。去年10月,攻破产线瓶颈问题10余个,产线班产量、班卷数屡创新高,燃耗实现2021年以来新低,吨钢成本削减创2024年新低,为降本增效作出巨大贡献。

周亚平创新工作室以“专+多”为学习成长模式,努力打造“操、检、微、调”一体化的轧钢人才。近3年来,工作室完成自主管理课题48项,申报操作法6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已获专利授权37项,创效上千万元。工作室员成员齐元龙的“板带四辊可逆式粗轧机轧制效率提升”项目斩获全国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袁伟的“一种半自动换辊控制方法及装置”项目获中国金属学会创新大赛三等奖,姚正林的“精轧换辊效率提升”项目获宝武优秀岗位创新成果三等奖……工作室成员累计获得中南钢铁及以上创新奖27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