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降46万元,3个金点子结硕果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马迹山港打造“安康服务幸福圈”责任与爱的双重坚守“我”是一名“设备医生”图片集锦进初心不改的真“焊”子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901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3-28

进初心不改的真“焊”子

--记宝武智维、宝武重工马钢重机焊接制作首席操作张烨

张 犀 徐 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宝武智维、宝武重工马钢重机设备结构制造厂,张烨被现场员工称为“焊王”--深耕焊接专业36年,在冶金设备制造与检修安装领域攻克了众多焊接技术难题,填补国内多项冶金设备制造焊接空白,和团队深研绿能制氢设备制造技术等。

张烨申报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科技论文3篇、省部级工法3项、省级先进操作法1项,多项QC成果取得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或二等奖;获“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由他领衔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科技创新成果奖”“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成果奖”等团体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精益求精成就高超技艺

入职以来,张烨始终保持对焊接工艺的执着钻研和对焊接岗位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产品质量和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工作仅两年就获评公司焊工“状元”。此后,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焊接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全国冶金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张烨在赛场上一展风采,在工作中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是压力容器和余热锅炉产品焊接中,他始终保持着焊缝无损探伤和致密性试验合格率双百的纪录。

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张烨积极参与马钢引进奥钢联转炉系统项目,承接该转炉主体自主制造焊接任务,通过改良热处理和焊接温度应力控制等工艺,突破了大型封闭型异种钢焊接瓶颈,为实现该型转炉的首次国内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马钢四钢厂1号转炉项目中,他带领焊接攻关成员开发出“托圈扇形体整装焊接技术”“激光准直仪两点检测同轴度技术”“耳轴体后焊工艺”等多项新技术,将托圈耳轴同轴度偏差值控制在0.3毫米以内,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

在宝武推进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化进程中,张烨积极参与绿色能源电解水制氢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试制项目,主持开发“电解槽极板焊接工艺”“电解槽极板焊接变形控制技术”“复合电源焊接制氢压力容器技术”等新工艺,助力制氢成套关键设备试制成功。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以设备修复增材制造为切入口,先后完成轧机机架、轧辊轴承座、巴氏合金轴瓦等增材堆焊技术创新项目,创效超过200万元。

匠心传承树立行业标杆

张烨通过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将多年总结的焊接诀窍和技艺教给徒弟们,带出的徒弟先后取得第六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焊工比赛第一名,“海峡两岸暨香港职工”焊接技能竞赛总成绩第一名、第二名,以及安徽省第九届“徽匠”职业技能大赛焊接组第一名、马鞍山市焊接技能竞赛冠亚季军等成绩,多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冶金行业技术能手”“全国钢结构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焊接机器人操作优秀选手”“安徽省技术能手”“市技术能手”和“市岗位能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