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关要求,气温超过35℃,我们就要求工地上的劳务公司停止露天作业。”近日上午11 时,店子片区改造项目青建集团项目部经理侍磊盯着温度计和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计划着下一步工地施工安排。
一个多月来,我市最高温度一直徘徊在30℃以上,分布在全市110 处工地上的近4万名建筑工人冒酷暑劳作。市城建局采取下发高温作业管理通知、送清凉等措施,确保建筑工人安全度夏。
按照相关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气温高于36℃,要立即停止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5℃以上时,11时至15时不得在阳光直射下施工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应当采取措施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加班作业。
“每天为工友们供应绿豆汤是我们的保留项目。”即建集团蓝色硅谷项目经理葛衍亮介绍,为了防暑降温,该公司为施工人员购置配备了透气性好的安全帽、毛巾、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保证每天供给绿豆汤、茶水等清凉解暑饮品,并积极联系购买西瓜。对工地临时生活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符合安全、通风、降温、卫生要求,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生活环境。
同时,建筑工地党员管理服务中心还组织了“送清凉”活动,为十几个工地的农民工送去西瓜、矿泉水等物品。
“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露天作业多,受高温影响较大。”城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管部门已要求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应配置卫生室,备足防中暑、防肠道疾病、防食物中毒等药品,并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人员及时调整作业岗位。工地存放饮料和防暑降温食物的设施要有专人管理,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并做好标记,确保安全可靠。 (刘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