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个水电站长期驻守10人开展日常及加密监测工作进行估算,加上数据信息分析人员,每年需投入全额度人力成本约为360万元。在实施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全自动化改造后,除去约350万技术改造费用,每年维护成本以10万元计,10年累计可节约成本约3150万元。”电力技术公司大坝中心主任刘海敏介绍时说,“龙羊峡、李家峡水电站外部变形智能监测系统技术改造项目”是针对龙羊峡、李家峡水电站开发的一体化智能测站系统以及监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具备安全监测、远程集控、数据采集及分析等多项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坝工监测手段、大幅降低人员安全风险,为大坝的安全监测判断提供了实时、高效、真实的数据。
思维谋效
系统谋划,周密部署。电力技术公司作为黄河公司大坝安全监测领域的专业技术公司,采用传统人工观测的监测模式现如今已落后于大坝监测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与其他水电监测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扩大。电力技术公司经过与其他大坝安全监测单位充分调研交流,为提高测量效率及精度、减少人身设备安全风险,实现黄河上游流域坝群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外部变形监测自动化改造势在必行。2019年,龙、李两座水电站外部变形智能监测系统自动化改造被提上了日程。
依照大坝安全管理“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电力技术公司党委创新思维、科学筹划,明确任务,分头部署。从改造思路的形成到国内同行业相近技术调研、从头脑风暴进行规划到项目实施落地、从会议室讨论到大坝现场研讨、从项目的安全保障措施到对技术壁垒进行攻克……“2019年3月,经过对技术及经济可行性分析、多座水电站走访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电力技术公司将全套系统与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通过对龙羊峡、李家峡现场踏勘及实地考察,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不断实践,探索编制出分别适宜两座电站的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刘海敏说,2020年项目正式立项,工作任务书便是电力技术公司党委的军令状,设计方案的落地便是全体员工的冲锋号。
实干增效
重任在肩,唯有实干。2021年,电力技术公司党委召集大坝中心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成立专门的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组,对改造项目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一年多的时间里,电力技术公司把工作重心全部前移到了龙羊峡和李家峡的工作现场。现场施工出现基础开挖的困难,党员带头扛起全站仪立马重新选点论证;网络连接和归集介入需要协调,后方人员发挥职能加班协调解决;后期的成果结算公式需要论证,班组员工与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埋头验算。2021年6月初,电力技术公司圆满完成技改项目质量监督工作。
科技创效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2021年6月中旬,技改项目进入为期一年的试运行阶段,项目设备的投入运行使生产工作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以前我们人工2到3个小时才能测完的数据,现在自动化系统5分钟便可采集完毕,而且可以自动解算,数据精度还很高,真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李家峡观测班班长李国琦说道。外观自动化改造项目有效解决了人工采集数据慢、安全监测信息反馈迟缓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创造的过程,此次技改项目荣获青海省质量管理创新二等奖,项目中有4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安全提效
守护安全,提高效能。从最初背着沉重的观测仪器上山观测,驻守看守点人拉马驮地运送物资,到现在外观自动化采集技术的运用,观测方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前库区山体的巡视主要是人工巡检,人要沿着狭窄崎岖的小道前进,面对高陡山路一爬就是好几个小时,对个人的体力消耗极大,安全也难以保障。”龙羊峡观测班班长高世宇介绍道。此次改造项目取代了人工手拿肩扛仪器设备的测量方式,可全天候、全时段获取监测数据,在测量中减少了人为及环境因素、缩短了监测周期。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都得到了革命性的飞跃,并且极大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2年,电力技术公司将陆续开展各水电站大坝外部变形智能监测系统改造工作,努力打造“四个中心”,提升“五个能力”。面对发展期与攻坚期,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心,“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信念,勇创行业标杆、一流企业。
(刘海敏 丁琨 张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