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郑离郑有何规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路河南乡村变了样“以雪为令”保畅通种质创新提升我省油料作物产能“跨省通办”好不用两头跑依法做决定争当排头兵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379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1-05

河南乡村变了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刘婷婷

一棵油茶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光山油茶树“摇”身变成致富树;商丘麻花香飘四方远名扬;柘城“小辣椒”映红万人致富路;鲁山小香菇撑起大产业……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冷风吹起,寒意阵阵。

中原大地乡村的种植基地里、加工车间里、生态养殖场中,到处都是火热的繁忙景象。

强化机制兜牢底线、特色产业如火如荼、富民项目落地生根、易地搬迁扎根新家园……如今的河南乡村内,正呈新风拂面之势,次第展开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画卷。

做实做细守牢防返贫底线

“太无助了,真不知道这困难该咋度过。”7·20暴雨冲毁了卫辉市曲律村李新泉的养鸡场,15000只蛋鸡全部死亡,也冲毁了他新种的全部农作物。

众所周知,灾后防返贫是一项巨大工程,即使受灾再严重,我们也铁心守牢守好防返贫底线。卫辉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济华告诉记者,通过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和补缺排查相结合,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农户排查受灾情况,努力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提供“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个性化帮扶。

“正无奈绝望时,村‘两委’来给我的养鸡场排水消毒,防止病毒蔓延,还帮我挖排水渠,发放了215斤化肥,帮助我按时种上小麦。”李新泉激动地说,“灾后养殖补偿款6万元,各项补贴1万多元,受了这么大的灾,百姓没有受到损失,党和国家有这么好政策帮扶我们,扶贫干部这么倾力相助,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基础上,针对洪涝灾害影响,我省坚持实行“1357”精准识别工作法,排查工作不落一村一户,做到对所有行政村和农村人口全覆盖;采取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三种渠道相结合;重点关注5类特殊群体家庭,明确因灾需要纳入监测对象的7种情形。同时,对监测户每户明确一名帮扶责任人,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帮扶台账,落实帮扶政策,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下转第二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