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红立许金安通讯员郑占波殷潘丹宁)饱经沧桑的石磨、古朴的木质农具、保存完好的油灯……在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刘坡村乡愁馆,一件件摆放的古老物件承载了全村几代人的过往和记忆,真实再现了半个世纪前该村的村居生活场景。
“我们小时候风车、碾子是生产资料,现在年轻一代不用了。这些老物件不说话,却无声地诉说着每家的故事。”近日,刘坡村的郭秋蝉和老邻居一起参观村里的乡愁馆后感慨道。
乡愁馆是刘坡村的“文化地标”,从织布机、犁耙、土陶水缸,到石磨、粮食柜等不一而足,总计80余件,全是传统农用老物件。“这些物件大部分是村民自发捐赠的,有的是从村里‘淘’来的,收集老物件,不仅让老一辈看得见、摸得着乡愁,还能让年轻一代了解村里的发展历史、忆苦思甜。”刘坡村党支部书记吕川川说。
在乡愁馆不远处就是刘坡村的文化广场,广场中心的“村规民约”宣传墙格外醒目。“这是村里利用微信群、走访入户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的。”吕川川说。
依托良好的家风家训资源,刘坡村相继开展了“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选树活动,强化价值引导。在家风文化的推动下,刘坡村先后获得星级“农家书屋”、市级文明村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