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敏
吃过午饭,铿锵的锣鼓声、悠扬的二胡声、深情的唱曲声飘飘荡荡从空中传来。我知道,那是家乡戏--曲剧在向我大声召唤。
循声北去,十字路口,一座戏台迎风而立。戏台简陋至极,由一个废旧的卡车车厢临时改成。搭几根铁杆,扯几缕帷幕,红色横幅上书写几个大字“汝西陈寨曲剧团”,一座简单戏台就此诞生。
台上,一位黑衣白发的老婆婆正在演唱:“老来难,老来难,人到老来惹人嫌……”唱腔哀怨得如雨中弱柳临风呜咽。
台下的观众或坐,或蹲,或站,时而颔首、时而感叹、时而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时而悲哀怨愤泪满双眼……
舞台太小,伴奏者只能屈居台下,拉二胡、吹笙、打鼓、拍钹……二胡悠扬,笙音低沉,锣鼓响亮……四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我站在台下,定睛观看。正在上演的曲剧叫《拉荆芭》。这是一出典型的“山麻雀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戏曲。
戏罢散场,人们围绕一个“孝”字边走边议论。看得出来,舞台抛撒下的一颗颗孝顺的种子已扎根在他们内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出一方文化,家乡汝州孕育出地方戏--中国曲剧。曲剧以百姓的好恶爱恨、喜怒哀乐、审美习惯,演绎着市井百态,和百姓血肉相连,深受百姓喜欢。各个村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从耄耋老人到懵懂孩童,即使目不识丁,也能哼唱几句。在这里,没有明星,戏唱得好就是明星;没有偶像,伴奏伴得好就是偶像。小时候,我的偶像是本村的戏曲明星“陈素敏”。她长得漂亮,音质多变。演“陈三两”时,唱腔哀怨悠长,如幽咽的波浪;演“包青天”时,唱腔浑厚嘹亮,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家乡戏--曲剧亦然。
如今,无数人匆匆远离家乡,大潮般涌向陌生而热闹的他乡,把一个陌生的地方住成了家,把一个临时地址拥抱成了永久住址。忙碌的生活逐渐让人暂时将家乡淡忘,将乡愁冻结。其实,除了故乡,世界的一切都是漂泊。无论你身在天涯还是海角,无论你承认与否,乡愁早已深入骨髓,沉淀在潜意识里,流淌在血液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在某一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冷不丁听到了家乡戏--曲剧演奏的旋律,就会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就会想起家乡激活乡愁,就会想起河南汝州是自己的源头,自己的根在河南汝州。
曲剧,像一面镜子,照见世间万象;像一股清泉,有一股激浊扬清的力量;像一块磁铁,把游子的思绪拉回故乡;像一缕春风,让冰冻的乡愁融化成老家的模样……
家乡戏--曲剧,融入血液,生根,发芽,开花,花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