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息息相关,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和乡村振兴息息相关。集体经济壮大了,大家伙儿的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各项事业发展也有了财力支撑。近年来,我省各地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积极探索,取得不少成功经验。曾经贫弱的基层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曾经脏乱的村庄变得山清水秀亮丽起来,曾经破败的家园重新焕发生机。从今天开始刊发的“乡村振兴进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系列报道,为您介绍各地的经验和做法。
□本报记者秦名芳通讯员刘超
走进内黄县六村乡的全国文明村郭桑村,仿佛走进了一座漂亮的都市村庄,村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想都没想到能过上今天这么幸福的生活,我感到非常满足,多亏了这些年脱贫攻坚和村集体经济打下的基础!”3月1日,70岁的村民张风民谈起村里的巨大变化时感慨地说。
郭桑村以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距离县城较远,交通闭塞,村里基础设施落后,加之村庄周围全是沙土冈,既不长树又不长庄稼,一刮风便黄沙漫天,于是村民们编出了顺口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年多吃三个半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郭桑村村集体对村庄周围的沙土冈进行了平整开发,并栽上苹果树、杏树等果树,但由于技术落后、市场行情不好,果园效益很差。
2000年前后,郭桑村村集体把开发整理后的大部分土地按人均4分地无偿分给了村民自种,剩下531亩留作集体用地。
2010年,为夯实集体经济基础,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郭桑村党支部把集体土地按一年一亩100元的承包价格全部承包给村民发展大棚西瓜,并牵头成立了内黄县丰润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内黄县首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
郭桑村党支部还经常组织群众到县里西瓜种植先进乡镇以及山东寿光进行参观学习,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到村里举办管理技术培训班,现场解决群众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郭桑村党支部从2017年开始,每年4月20日左右举办西瓜文化节,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打响了郭桑村西瓜特色品牌。
“我承包了6亩地,建了3个大棚,春季种西瓜,秋季种辣椒、茄子,效益都不错,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生活也是越过越好。”郭桑村村民张铁民一边管理西瓜秧苗,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随着种植效益逐年攀升,郭桑村的集体土地承包价格也上涨到现在的每亩每年500元,村集体仅此一项每年就能收入26万多元。
2017年村里建成了一座113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发电能收入10万元左右。该村还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为董事长的河南双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粉丝量达到66万。
2021年,内黄县委组织部投资110万元在郭桑村建设了电商产业园,预计今年上半年竣工投用,投用后每年将再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左右的收入。
“集体的钱就要为村集体和全村群众服务,为此我们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办了一系列实事惠及民众。”李保林介绍,前几年,该村高标准修建了通村公路、产业基地道路、“三化”工程、天然气工程、文化广场、公厕等,对全村三纵九横共十二条主街道、大小胡同进行了整修,郭桑村的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