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郏县茨芭镇锋瑞林果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一台拖拉机在来回穿梭,开沟、施肥、挖坑,一气呵成;不远处,30多个农民有的撒施农药,有的铺设滴灌管道,有的覆盖地膜,有的移栽烟叶。
“今年我把园子里180亩地的老树都淘汰了,栽上了新品种果树苗。现在树苗还小,中间的大片空地不能闲着,我就决定栽上烟叶,这样既不影响果树苗生长又能有些收入。”锋瑞林果基地负责人李旭锋说。
几年前,李旭锋在建设林果基地之初,也曾利用树苗间的空地种过烟叶。他把种烟的收入补贴到林果基地,一步步扩大种植规模,终于发展成了如今这个1500余亩的林果基地,走出了一条致富道路。这一次栽烟不过是又走一次老路罢了。
但要说是老路也不全对。今年他采用了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新技术,移栽时间比正常年份提前了六七天。目前,这180亩果园已经栽了100多亩烟叶,剩下的预计3天内能栽完。
茨芭镇地处山区,平均气温比平原地区低。为避免低温给烟叶幼苗造成伤害,该镇烟叶移栽时间通常比平原乡镇都要晚10天左右。但今年这样提前移栽就不担心吗?
“开始我也有点担心,是烟站的技术人员给了我底气。膜下小苗移栽不仅易管理,而且保温保水,烟苗还苗期短、早发快长,能增加烟叶单产和质量,好处多着呢。”李旭锋说。
近年来,茨芭镇高度重视科技兴烟,常年聘请技术人员开办烟叶现场会,推广烟叶种植管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烟叶种植效益。
张爱娟是附近刘村的村民,已经在这里干了6天烟叶移栽的活儿。只见她熟练地把烟叶从育苗盘里取出来,用手把地膜戳开,在已经挖好的坑里用手指挖一个小窝,再把烟苗放进窝里埋上土。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又快又准。
“地膜下面有滴管,滴管里的水把坑底的土洇湿后栽烟苗很省力,烟苗也活得稳,基本上不用还苗。”张爱娟说。
“茨芭镇是一个烟叶种植大镇,常年种植烟叶面积在1.2万亩左右。烟叶产业一直是我们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今后我们要在提高烟叶技术上下功夫,靠质量提效益,把烟叶大镇变成烟叶强镇。”茨芭镇镇长王红彬说。(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李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