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雅琳曹国宏曹怡然
“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初夏时节,走进位于南阳市宛城区的医圣祠,460年树龄的古木凌霄花含苞待放,古碑列道,殿阁俨然,影壁上的楹联愈发古朴凝重。
医圣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就长眠于此。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市考察调研,首站就选择了医圣祠。“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习近平在此行中如是说。
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张仲景潜心研究古籍,寻找治疗伤寒的药方,著成临床治疗学典籍《伤寒杂病论》,开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后世更是尊张仲景为“医圣”。时至今日,《伤寒杂病论》所记载的小柴胡汤等药方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根据该书名方优化组合、创新运用而成的“清肺排毒汤”,被推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使用。
占地面积18亩的医圣祠与一年前并无二致,而一墙之外,占地面积689亩的医圣祠文化园建设现场,吊塔林立,机器轰鸣。
为了充分挖掘仲景文化内涵,倾力塑造仲景文化形象,南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医圣祠为核心,建设医圣祠文化园。
“2020年年底启动房屋征收工作,完成10.6万平方米房屋的征拆仅用3个月;面对高温、雷雨及疫情的影响,完成1.47万平方米的仲景书院主体施工仅用30天……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过程呈现出征迁快、建设快、融资快的‘三快’特点。”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指挥部办公室的钟立华介绍说。
正在施工中的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行医馆、纪念碑亭为主线的文化传承区主体建筑,今年5月将完成主体建筑封顶,与现在的医圣祠形成一条中轴线。
在施工现场的鸟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园区内温凉河汉城河“人”字形交汇,根据功能布局分为“文化传承区”和“产业发展区”,其中一期“文化传承区”占地239亩,包含高度为51.2米的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和仲景书院、仲景国医馆、体验馆、中医药标本馆等,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预计到2023年5月12日开园。
届时,这里不仅将成为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医药文旅综合体,还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正是因为有了医圣祠,有了仲景文化的“根、魂、神、韵”加持,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南阳得天独厚、势在必得。
4月28日,南阳市召开2022年全市中医药工作会,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说,一年来,南阳市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围绕打造“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补短板、强弱项、起高峰,从医、教、研、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
南阳市将以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为带动,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南阳医专等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做好大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引进等工作。将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市中医院、张仲景国医大学,融合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企业,先期联合建立各类省级科研平台、中原学者工作站等,聘请院士为仲景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杰青、岐黄学者、中原学者等为实验室骨干,推动“仲景实验室”建设,开展中医药现代研究,以科研促进中医药医疗水平提升,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从一祠到一园,从一圣到一所专业高校,一年来,南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医药产业方向崛起,中医药强市图景正次第展开。讲好张仲景故事,讲好中医药故事,把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传播出去,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这块瑰宝赓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