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省探索“1+1+N”高效统筹“防”与“稳”郑州将出台45条措施稳经济促增长保民生连续4年! 央视现场直播新蔡“三夏”麦收图片新闻鲁山生态经济林年收益3.6亿元郾城区绘制“图谱”招揽青年英才风雨不动粮如山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68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30

尉氏又是一个丰收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焦莫寒通讯员孙俊旗

5月25日,尉氏县张市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沉甸甸的麦穗由绿转黄,放眼望去麦浪翻滚,煞是喜人。

尉氏县中乾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韩中乾揉开一个麦穗:“你数数,43个麦粒,个个饱满,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尉氏县张市镇视察粮食生产,韩中乾在麦田里与总书记进行了交流。八年过去了,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韩中乾依然十分激动。“总书记对‘三农’这么重视,对咱农机合作社这么关心,我一直备受鼓舞。”韩中乾说,现在合作社由小变大,社员数量翻了番,当时的小型农机具全部变成了现在的大型农机具,合作社现在有能力承接大型的社会化服务项目,效益更好了,社员收入也更高了。

“变化最大的还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韩中乾不禁伸出了大拇指,“你看这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不仅庄稼能高产,大型农机作业也更方便了,耕、种、收、防一条龙专业化服务更加顺畅。”

八年来,尉氏县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粮食生产“四个在”,以“保耕地、兴水利、强科技、稳政策”为关键点,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2.93万亩,尉氏小麦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在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种粮大户陆爱东今年流转了500亩地种植小麦。“以前可不敢大面积流转耕地,碰上干旱天气,浇地就是个大问题,一家老小齐上阵,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陆爱东说,“现在坐在家里点一下手机App,自动就浇了;不会用手机的,拿着卡在地头一刷就出水,一个妇女就能把活儿全干了,省时、省力更省钱!”

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现多种高效灌溉模式,比普通灌溉效率提高30%,亩节约用水50立方米,树立了全省的新标杆。

不仅浇地方便了,地头的虫情监测、苗情监测、物联网农业气象站等“黑科技”,让种田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么好的条件,你说咋会不高产?”夺得去年尉氏县小麦粮王争霸赛冠军的陆爱东,对今年再夺小麦高产依然信心十足。

据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宋志平介绍,通过对张市镇万亩优质小麦示范方测产,亩穗数达到50.4万穗,穗粒数38.5粒,千粒重按常年42克计算,小麦亩产约694.3公斤。与去年相比,亩增产约70公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