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葱”满希望肉兔“蹦”上致富路淅川县新石门村 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图片新闻金银花地摘“金银”从粮仓到冰箱到处是庄稼遍地是农机让乡村“绿起来”“净起来”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69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5-31

从粮仓到冰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于涛黄华董豪杰

西平县老王坡管委会刘店村村民王广献97岁的老娘不再管家里的事之后,他就下定决心不再存粮了。

5月22日,离他家麦子收割的时间还有10天左右,以前的这个节点,他会把自己家的粮仓提前备好。

如今,他家的粮仓已经两年没用过,安静地立在墙角,落满了灰。

两年之前,他家会专门辟出一个房间用来放粮仓,仓中每年再存个1000多斤粮食,为他家一整年的安心吃饭做个战略保障。

民以食为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太太经历过天灾和饥荒,始终害怕再饿肚子,曾经胃里有过的饥饿感已经刻进了她的DNA。

“每年都是她嚷嚷着让在家里存点粮食,作为孩子咱肯定要听。这两年年纪大了,她不管这些闲事了,我就不存粮了。”他说,“直接交给国家粮库,买个面多方便。”

王广献把家里的存粮看成是“闲事”,实在是归功于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3月5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今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966斤,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

966斤远高于人均800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战争让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扑朔迷离,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开始存粮。王广献说:“这就是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国情。国家那么好,那么有实力,你还会怕国家没有吃的吗?”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储粮大国,占世界粮食储备的50%,其中玉米、大米和小麦储备占比69%、60%和51%。

国家已经给中国人民的饭碗上了一把安全锁,但“中国粮食够吃”和“民众不必囤粮”之间并不矛盾,人均粮食占有量中不包括民间储粮,这也是一道隐形的防护墙。

王广献说:“其实麦只要不存太多,存一年换一年,基本也就是够明年刚好吃完,也不存在浪费问题;囤粮有点损失,但这种损失可以承担和消化。”

他家存的1000多斤粮食,每个月平均下来吃100斤左右。“这算囤得多的了,父母加上孩子,还有我们夫妻两个,都能吃,全进肚子了。”王广献说。

粮仓已经不用了,他家的更大型的粮仓现在就“长”在麦地里,种的35亩麦子,预计又是一个大丰收。

麦地有粮,心中不慌,一家人吃的粮食随便在地里收点就够了,但一年到头算下来,王广献家吃粮的总量越来越少。

“原来都是光吃馍吃米,现在东西多丰富。”他说。

打开他家的冰箱,里面放着蔬菜、水果和肉类。以前是粮仓,单有谷物,现在是冰箱,粮食在储粮设备变化的同时也变着花样地走上了他家的餐桌,焕发出别样的风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