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利伟黄红立李梦露
要论对偃师小麦的了解程度,恐怕连一些省级、国家级的小麦专家也比不上刘素爱和她的同事们。
“我这个本子上记录有所有关于偃师小麦的数据,从面积、产量、土壤情况,到气象资料、苗情资料和成产三要素,一个都不少。”5月26日,洛阳市偃师区农业农村局里,刘素爱拿出页面泛黄、边缘发毛的“科学实验记载本”,不需要看上边层层叠叠的蓝白色索引标签,立刻就能翻到想要的内容。
本子里,手写蝇头小字密集有序,没有一句废话,全是数据干货,有的跨度甚至长达40年。
“我1983年从百泉农专毕业后就到偃师当了农技员,1994年从玉米转到小麦技术指导。”刘素爱说,过去没有电脑,都是手抄,如今这些数据都录入电脑了,但她的老习惯一直都没有改。
刘素爱的记载本是为偃师这“一亩三分地”量身定做的“个人档案”。
种植小麦和教育学生一样,讲究因材施教,因地、因时制宜。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年种麦,年年麦不同”,同一个地区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就更不用提不同地市之间差别有多大了。
对农户来说,省级层面上的小麦指导意见往往只能给出大方向,具体落实到每一块地该怎么种时,根本没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
“偃师地形复杂,有南山北岭、平原滩地、井灌区渠灌区等,根据不同的地形,我们在全区12个乡镇设了近30个苗情监测点。”刘素爱说,这就是“档案”的数据来源,小麦生长期间,农技员每天除了下地进行技术指导,就是收集这些数据。
扎根偃师近40年,刘素爱的头衔从农业系列最低技术职称的“农技员”到如今最高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出版专著4本,编写农业培训教材21本,发表论文68篇,但在她心里都没有这个记载本珍贵:“农业农村部种植司前司长来调研工作时对我记录的苗情数据很感兴趣,都给记走了,这可是第一手资料。”
去年7到9月份,偃师区的降水量达到923.2毫米,比起常年279.2毫米多了2.3倍,全区小麦播种高峰推迟15天,有的到11月15日才播种结束。
翻到“档案”的“历年小麦成产三因素”页,顺着1994年的数据往下找到2022年,显示越冬苗情历年最差,一二类苗面积占62%,差于常年同期76%,对应的备注里,刘素爱用红笔划出重点“罕见内涝”。
“往回看,其实2020年、2017年、2013年和2004年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只是没有去年那么严重,但是过去的应对措施和效果,对今年的晚播应对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刘素爱说,参考往年经验,今年他们很快就选好了最适合本地的晚播品种,细分时间阶段下田技术指导,叮嘱农户对弱苗细心呵护、一促到底,连下锄的力度都不放过。
基层农业技术经验没有教科书,靠传帮带才能实现技术知识的传承。再过两年刘素爱就要退休了,她的记载本也传给了她的徒弟、农业专业研究生出身的高级农艺师黄鹤丽。
今年,偃师全区32.3万亩小麦测产结果预计比常年增产2.2%,又是一个丰收年。
放眼河南,护佑着各地连年丰收的神灵,就是像刘素爱和她的同事们一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的4万多名农技推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