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果无偿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还建起了艾草加工厂,把曾经在乡村随处可见的艾草,变成了让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杨海楠文/图
“村里艾草产业发展得好,大家干劲都足着哩,一个月轻松挣个200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7月19日,走进位于宝丰县李庄乡程寨沟社区的艾草加工厂,浓郁的艾香扑面而来,车间里工人忙着切割艾柱、包装产品。
谁能想到,这些在乡村曾经随处可见的艾草,摇身一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小时候,家乡的山坡上长满了艾草,遇到感冒发烧,用艾叶煮水泡个澡,第二天就好多了。”说起小时候亲历的艾叶神奇功效,80后青年赵占果记忆犹新。
赵占果是土生土长的李庄乡龙池村人,也是这个艾草加工厂的负责人。之前,他一直在外打工,帮艾制品企业收购原料时偶然发现了商机,学到技术后,于2021年返乡创业。
经多方考察,赵占果引入了艾草种植和加工技术,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帮助下,在程寨沟社区建起了占地1350平方米的艾思源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艾草收购和艾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程寨沟社区和龙池村地处半山区,非常适合种植耐旱的艾草,一次种植多年收益,每年可以收割三次,管理也比较简单,是山区百姓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程寨沟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孙延彬说。
为鼓励周边农户种植艾草,赵占果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收获后按市场价格回收。“端午节期间,已收购艾草百余吨,目前正准备进行收购二茬艾草。”赵占果说。
“别看这小小的艾草,它全身都是宝,是俺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枝玉叶’!”在艾草加工厂车间里,正忙着切割艾柱的工人陈绍辉说。
随着机械的轰鸣,一棵棵艾草被加工成系列产品,完成了从“草”到“宝”的华丽转身。在当地,艾草产业形成了“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的种、储、产、销一条龙模式,成为当地的特色富民产业。
“工资按件计,卷一根给两毛钱,我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呢。家里有老人要照顾,出不去,真没想到不出村也能找到这样的好工作!”53岁的赵爱芳说着话也没耽误手里的活。像赵爱芳一样,在艾草加工厂务工的,还有当地30余名妇女。
目前,赵占果的公司生产的艾制品有艾条、艾柱、艾膏、艾枕、足浴包等,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销售,线上利用拼多多、抖音、微信等平台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线下通过订单形式销售给周边150余家艾灸馆,年产值达1000万元。
“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工厂七成收入来源于线上销售。我们每天都邀请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好的时候一天能销售近200单呢!”赵占果乐呵呵地说。
艾草经过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已悄然成为当地的富民项目和特色产业。
“未来,我们还将进行二期扩建,逐步形成涵盖种植、研发、加工、康养保健的全产业链,带领父老乡亲一起把艾草事业做大做强!”赵占果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