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会客厅
主持人
本报记者李相瑞
今年夏秋,我省持续出现极端天气,对玉米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怎样提高玉米结实性,确保秋粮丰收?针对这些问题,8月25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群。
记者:今年夏秋玉米生产过程中天气状况如何?
王群: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高温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21日,河南北部地区高温日数普遍在26天以上,河南南部高温日超过了36天。同时伴随无有效降雨,南阳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洛阳市西部地区、漯河市和许昌市局部地区等受到高温干旱复合灾害影响严重。据气象资料显示,8月1日至23日我省南部大部分地区无降雨且持续高温,其中最高温35℃以上超过15天,玉米正是开花授粉的关键时期,高温造成部分玉米结实性差,干旱则加剧了玉米的结实性差和籽粒灌浆充实度差。
记者:极端天气对玉米器官发育和结实性有什么影响?
王群:高温热害对玉米叶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叶片烫伤,呈现斑点状水渍化、失绿、灼伤,最后导致叶片枯干、死亡。
对玉米雄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玉米雄穗受高温热害后,雄穗发育畸形,雄穗的主轴和分支长度缩短,分支数减少,玉米雄穗无花药或花药不开裂,花粉粒数量减少、花粉活力差,影响开花授粉;部分植株也会出现返祖现象,即雌雄穗长在同一部位。
对雌穗影响主要表现在雌穗花丝吐出困难或者花丝吐出过长,花丝受高温影响活力变差,难以授粉结实,影响结实率,造成玉米果穗秃尖、缺粒、花粒等,果穗易出现如“香蕉穗”“啤酒穗”“杠铃穗”“拉链穗”等畸形穗,影响产量。同时高温干旱也会造成玉米雌雄花期不遇,出现空苞现象,从而影响产量。部分高温干旱严重的地块会出现玉米整株失水、干枯、死亡。
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异位着生,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易造成玉米雌雄花期不遇,表现为雄穗已经开花散粉,甚至进入盛花期,但玉米雌穗尚未抽出花丝,甚至雌穗发育严重滞后,出现玉米雌雄花期不遇,严重影响玉米结实率,甚至造成玉米绝收。
记者:提高玉米结实率的建议措施有哪些?
王群:8月1日至今,黄淮海夏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是授粉结实的关键期,也是对极端气候条件(高温、干旱)敏感时期。高温不利气候条件,部分区域出现高温热害和干旱相伴而生,严重影响玉米的结实率。为提高玉米抗灾稳产能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灾害监测,分类指导。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面对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偏多、高温热害、旱涝灾害较重的形势,应及早制订各地农作物生产灾害预防的预案,细化防灾减灾技术方案。灾害一旦出现,则根据灾害发生情况,科学研判,及时分类制订指导方案。
2.要积极抗旱保粮。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灌溉,根据具体地块旱情形势,采取喷灌、滴灌或者沟灌等方式,通过大水降温或小水勤灌,达到以水解旱调温的效果。
3.要科学喷施,补肥施药抗逆。对于玉米正开花的地块可在上午9~11时结合无人机飞防时,在玉米顶端3~4米附近飞行辅助授粉,扩大散粉覆盖区域,提高授粉结实率。对已授粉结束的玉米地块,可以结合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芸苔素等叶面肥或抗旱调节剂和杀虫杀菌剂一起喷施,通过补肥、防病虫提高玉米抗逆性。
4.要虫口夺粮,做好病虫防控。部分病虫害发生较重地区,要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加强后期秋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尤其是加强黏虫、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和玉米大、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南方锈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王群,女,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农业农村部黄淮海(郑州)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科普基地负责人,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理事,河南省玉米栽培生理科技创新团队学术骨干。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技术与逆境生理调控的教学、科研工作,近5年来,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部)级公益性和重点研发项目1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编写教材专著3部,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一等奖和优秀奖3项。